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面临的融资难题,以及普惠金融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微企业融资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通过政策组合拳和培育造血功能来促进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不仅是就业机会的主要创造者,更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措施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旨在以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腾飞。然而,尽管政策频出,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顽疾,这主要源于其信用风险高、贷款成本高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2024年8月,中国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并特别设立了“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类别,旨在挖掘和推广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案例。经过严格筛选,从507份案例材料中脱颖而出了19份优秀案例,其中银行类案例占比最高,达到13例,且北京市和广东省的案例占据多数;财务公司类案例4例,分别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此外,还有来自广东省和浙江省的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类案例各1例。
以乌鲁木齐银行“雪莲·流量贷”为例,该产品基于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主的收单支付结算流水、账户交易或银联交易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和风控模型进行全面风险分析,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用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贷款。再如江铃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通过整合主机厂及经销商信息,实现“三流合一”,并推出“逐车贷”贷款模式,有效解决了下游经销商的融资问题,促进了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未来,为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需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并与其他产业政策如减税降费等协同配合,共同打好政策“组合拳”。同时,更需从根本上提升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促进其长久稳健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根本使命,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则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对小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提高小微企业等主体的融资可得性。金融机构也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完善金融产品和提升金融服务,显著提高了小微企业的财务韧性和融资条件。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3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98%,其中信用贷款余额更是同比增长30.56%。
然而,小微企业融资仍面临“三无”窘境和“三高”特点。为破解这一难题,金融“输血”只是手段之一,还需与知识产权质押、减税降费等产业政策协同作战,共同激发企业创新潜力和发展动能。通过全产业链条的政策激励提振信心,为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助力虽重要,但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更为关键。只有进入正向循环,小微企业的盈利水平、财务状况和资金储备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因此,提高“造血”功能和自生能力成为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这离不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支持,更离不开企业自身经营实力的增进和强化。
首先,提振宏观经济和优化营商环境是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优质土壤的关键。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顶层设计。未来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扩大内需,为小微企业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其次,恪守公平原则和遵循市场规律是为小微企业创新建立良好秩序的基础。高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强调要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应遵循市场和经济的运行规律,享有与大企业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最后,培育“造血”功能和增进经营实力是为小微企业成长夯实内生动力的核心。在当前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的背景下,小微企业应加强自身经营实力,培育“造血”功能。金融机构不仅应提供资金支持,还应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为小微企业建立提升经营能力的平台。同时,小微企业也应提升自身技术、人才、管理等核心要素,促进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以更好地创造就业机会、驱动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
![](http://example.com/image.jpg)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