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100亿置换债将发行,隐债置换政策效果显现
AI导读:
春节假期归来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工作迅速启动,近一周将有近2100亿的置换债发行。隐债置换政策“松绑减负”的效果已逐步显现,财政部将持续推动置换债政策落实。
财联社2月7日讯春节假期结束后,置换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工作迅速铺开,预计近一周内将有近2100亿元的置换债发行。据最新数据,今年计划用于置换隐债的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中,已有3780.56亿元完成或计划发行,更有6个地区在2025年的置换债额度已全部使用完毕。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隐债置换政策的“松绑减负”效应正逐步显现。
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宣布将于2月13日发行总额为138亿元的政府债券,全部为期限30年的再融资专项债券,旨在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此举紧跟重庆市和陕西省的步伐,两地于2月5日率先启动了蛇年置换债的发行工作,分别计划发行409.49亿元和564亿元的再融资专项债券。
与此同时,浙江省财政厅根据既定计划,在2月6日成功发行了565亿元的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山西省也在近日完成了385亿元的置换债发行。据统计,截至目前,包括浙江、陕西、山西、宁夏、厦门、北京在内的6个地区,今年的置换债额度已全部用完。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财联社整理)
从发行速度来看,置换债的发行呈现出加速态势。1月份,用于置换隐债的再融资债发行量超过1700亿元,而春节假期后的一周内,已发行或计划发行的置换债规模已接近2100亿元。市场分析普遍认为,今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有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行。
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预测,2025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或将前置,2万亿元置换债可能在上半年甚至一季度内集中供给。然而,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则持谨慎态度,认为年初迅速发完2万亿元置换债券的可能性较小,更可能在上半年集中发行。
回顾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1月8日审议通过了增加三年6万亿元债务置换的议案,随后各地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在12月18日前全部发行完毕。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1月10日的发布会上表示,隐性债务置换政策的“松绑减负”效果已初步显现,各地置换债务的平均成本普遍降低了2个百分点以上,部分地方甚至超过2.5个百分点,有效减轻了还本付息的压力。
近期,各地省级两会相继召开,预算报告及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结果报告相继出炉。从财政部下达的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情况来看,2025年和2026年的置换债额度与2024年基本持平。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2024年各省的发行规模占比可以视为6万亿置换存量隐债额度的分配比例,且置换额度并未明显向重点省份倾斜。部分重点省份的化债进度较快,已进入后半程,政策重点转向“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和“加快退平台/市场化转型”。
展望未来,王建凡表示,财政部将继续会同有关方面做好置换债政策落地的“后半篇”文章,包括持续加大对地方的指导力度、加强债券资金全流程监管以及坚定不移严防新增隐性债务等。
(文章来源:财联社)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