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人民币正逐步展现出其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升支付效率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近期,深圳、广州、上海、苏州等地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应用场景不断落地,生态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这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正日益凸显其在驱动金融科技创新、加速支付效率升级以及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数字人民币正逐步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近期,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纷纷亮出了令人瞩目的工作成果与发展蓝图,标志着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已步入深化阶段,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生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深圳: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激增

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强调,2025年,深圳市分行将全力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并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据统计,2024年,深圳地区金融机构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实现了超800万个的增长,累计流通业务金额也较年初增长了近七成,彰显了深圳在数字人民币应用方面的强劲动力。

广州:数字人民币工作行动方案出炉

广州市委金融办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广州市数字人民币工作行动方案》,明确了试点工作的七大主要任务,并规划了增量扩面、创新场景和探索突破三个阶段的目标。方案提出,至2025年6月,广州将在民生、体育、消费、文旅、公交、预付费等多个领域实现应用场景的显著覆盖,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增量与质量;至2026年底,基本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特定区域的全覆盖,构建完善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广州已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超1400万个,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超过140万个,覆盖了食、住、行等23类重点民生领域。

此外,广东省内的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第十八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上,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产品及应用正式发布;同年9月,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伞列钱包“智合分账”创新应用在广州成功落地。

上海: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突破200万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2024年以来,上海金融系统全面推进金融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与影响力持续增强。其中,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已累计推出近200万个,展现了上海在数字人民币推广方面的积极成果。为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与服务创新,上海市政府已审议通过新一轮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行动方案,力争到2025年底,形成场景覆盖广泛、支付服务体验良好、创新应用丰富、各方积极参与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苏州:探索“政府+市场”双轮驱动模式

在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工作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强调,将指导苏州印发《苏州市实施数字金融改革创新行动方案》,并深化建设苏州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同时,苏州正积极探索构建“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数字人民币推广应用模式,深入推进支付便利化,增强支付措施的可持续性。自2024年以来,苏州市在数字人民币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应用场景已覆盖四大类、26个具体场景(不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交易额达到77.57亿元,实现了场景与规模的双重突破。

综上所述,近一年来,多省市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工作部署逐渐细化、深入,为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点击这里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