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外贸展现强大活力与开放水平
AI导读:
长三角地区2024年进出口总值达16.01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成为出口增长主要动力,民营企业作用显著。进口增速相对较低,需减少进口依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中国外贸的重要支柱,长三角地区在2024年再次彰显了其强大的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据上海海关最新统计数据,长三角区域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16.01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36.5%,较2023年的占比再度提升,稳固了其在中国外贸版图中的核心地位。
在出口方面,长三角地区2024年实现了9.95万亿元的出口额,同比增长8.2%,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9.1%。进口方面,则达到了6.06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国进口总值的32.9%。长三角地区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愈发显著,成为推动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产业发展与政策首席专家吴福象教授指出,2024年长三角区域出口表现强劲,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新兴产业成为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高端制造业持续发力,稳住了出口的“基本盘”。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光伏产业在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较高的国际竞争力。
数据进一步显示,长三角地区在高端装备、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高端装备出口达到2611.6亿元,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56.7%;机电产品出口5.96万亿元,占长三角出口总额的60%,占全国同类商品的39.4%。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分别增长14%和4.6%,占全国同类商品的比重均超过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汪丽娟也表示,长三角区域在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表现出卓越竞争力。这些产业在国内和全球市场均具竞争力,尤其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业出口增长显著。同时,长三角区域凭借产业集群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和高国际化程度,展现出强劲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尽管长三角区域的出口表现强劲,但进口增速相对较低。汪丽娟分析认为,这主要源于高端芯片制造、高端医疗设备等行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以及美国及其盟友在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的出口管制。但随着国内产业的持续转型升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这些行业的进口依赖度会逐渐减少。
在长三角区域外贸持续增长的背后,民营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2024年,长三角区域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8.6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占全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35.7%。其中,宁波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1.09万亿元,成为继深圳、上海后第三座年度民营企业外贸规模超万亿元的城市。
展望未来,上海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瞿惠莉表示,机电产品仍将是长三角地区稳固外贸发展的“基本盘”。但长三角区域也需在高端芯片制造、工业软件、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持续发力,减少进口依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多位外贸行业从业者也表示,三省一市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竞争力,需要在加强“主业”的前提下,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提升跨周期与系统化的管理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