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广州市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加速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贡献。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城华、方晴、贾政、徐雯雯、廖靖文、武威、许晓芳、杨朝露 通讯员 史伟宗)近日,广州市隆重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各项部署,加速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致力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为广东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勇立潮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此次大会由市委书记郭永航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志洋担任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衍诗、市政协主席李贻伟等领导亦出席了会议。

郭永航在讲话中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指南,引领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广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引领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深化改革、市场活力释放和城市品质提升,实现有质量、有韧性和有活力的发展。为实现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广州的历史使命,广州必须紧抓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关键,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他强调,要立足大局,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总体要求,引导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以制造强市支撑制造强国和制造强省建设;要把握大势,瞄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数智化与绿色化转型两个主攻方向,重塑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产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要勇于担当,聚焦发展具有广州特色的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和8个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郭永航进一步强调,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州的战略选择和关键举措。他要求全市上下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排头兵、领头羊的姿态,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在全球产业版图重塑中勇攀高峰。为此,广州将大力实施“数智创新计划”,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活力创新轴,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质量、塑造品牌、培育企业和建设产业集群。同时,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一号工程”,健全产业统筹分工和制造业投入持续增长机制,优化服务、降低成本,支持各类企业发展,打造产业友好型营商环境。此外,广州还将全面开展“市场牵引场景开放行动”,释放市场规模优势,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广“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模式,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

郭永航还提到,广州将精心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坚持全市统一布局、各区错位发展,加快推动南沙、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等重点平台建设,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综保区提级赋能,以“百千万工程”和城中村改造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产业集群和园区提质增效的升腾景象。他强调,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全市上下要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主线,深入实施专项行动,整治形式主义,提振“二次创业”的精气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奋力建设经济更强、产业更优、能级更高的现代化新广州。

孙志洋在讲话中强调,广州要牢牢把握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激发创新潜力,全力打造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产业含金量高、人民生活幸福的现代化产业发展高地。他提出,要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加速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未来产业培优育强、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同时,要以优质的产业营商环境打造现代化产业的“强磁场”,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精准施策,持续用力,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产业项目和平台型企业,解决市场主体的实际问题,让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在穗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勇于担当、深化改革,各部门要解放思想、拿出真招实招,各区要因地制宜、发挥所长,为拼经济稳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上还播放了关于广州市产业体系建设成果和未来计划的专题片,以及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的短片。市有关单位、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企业经营者代表在发言中,围绕新的一年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思路和工作举措。

此次会议以视频形式覆盖全市各区,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市检察院检察长,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代表,各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驻穗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企业经营者代表,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代表、科学家代表、国家和省实验室负责人、高校及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