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假期,河南文旅市场持续火热,非遗游、冰雪游、文博游等特色文旅活动大放异彩,吸引大量游客,实现新年“开门红”。

今年春节期间,河南文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主题灯会、民俗市集、特色夜游以及沉浸式演艺等活动遍地开花,以“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为主题的系列文旅产品与文化活动,成功营造出浓郁的中原年味,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河南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达5117.4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305.3亿元。与2024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了1.9%,旅游收入更是增长了2.6%,实现了新年文旅市场的“开门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非遗元素在河南文旅市场中大放异彩。根据在线旅游平台飞猪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出游快报》,包含非遗景点、非遗体验的“非遗游”热度较去年激增40%,一跃成为春节假期旅游市场的“顶流”。河南各地市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将非遗展演、民俗体验与节庆活动深度融合,向游客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走进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精心打造的清明上河园景区,一幅热闹非凡的春节民俗长卷徐徐展开。舞龙、舞狮、高台花鼓、杂技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身着汉服妆造的游客高萍兴奋地说:“这里的表演看都看不完,还可以和园内众多‘大宋百戏NPC(非玩家角色)’实时互动,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宋朝市井。”

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进一步印证了河南文旅市场的火爆。报告显示,开封凭借浓厚的年味、年俗、年景等特色文旅活动,位居全国年味目的地榜首。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开封府、启封故园等各大景区齐头并进,带领市民、游客共同开启了一场新春“宋潮”之旅。

在“十三朝古都”洛阳,同样以“穿越盛唐洛阳年”为主题的系列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洛阳隋唐城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经理赵奕鼎介绍称:“我们以‘宫里过大年’为主线,推出了集合多地非遗花灯的‘千灯巡游’、复刻古代春节庆典场面的‘元日大朝会’等特色活动,为游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据悉,河南全省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结合非遗资源特色,整体筹划了249场春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涵盖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赶个年味集、年画进万家、非遗年俗活动等十大类别,为国内外游客打造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河南的“冰雪游”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在洛阳白云山景区,雍容华贵的牡丹被晶莹剔透的冰块包裹其中,尽态极妍,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而在焦作云台山景区,3000米冰瀑群在峡谷间倾泻而下,蔚为壮观。不远处,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潮玩”雪场内,雪屋、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等游乐项目让人应接不暇。

近年来,河南各地特别是伏牛山、太行山等区域,加大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力度,围绕冰雪资源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不断升级冰雪旅游消费体验和服务水平,成功激发了冬季文旅消费的新活力。在嵩山之巅的嵩顶滑雪度假区,众多滑雪爱好者在雪道上往来穿梭,尽情享受着冰雪运动的乐趣。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今年春节假期,河南全省共有320万名游客参与了冰雪运动。而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显示,郑州位列全国冰雪游目的地榜单第四位,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共赴一场“冰雪之约”。

此外,河南的“文博游”也持续火热。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开启了“人从众”模式,大批观众排起长队,争相一睹珍贵文物的风采。近年来,“看展览过大年”已成为不少人欢度春节的“新民俗”,“文博热”对于拉动文旅消费的能力也在持续释放。

河南博物院特别推出了“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春满弦歌——乙巳年春节华夏古乐专题赏听会”以及“灵蛇猜话迷”文创互动体验等多项活动,营造出浓厚的节日观展氛围。据统计,八天假期里,河南博物院共接待游客10.15万人次,其中省外游客占比高达66.9%。

而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2025年春节期间,河南全省177家图书馆、202家文化馆、402家博物馆,统一组织了“文化馆里过大年”“图书馆里过大年”“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春节假期进馆人数高达520.11万人次。在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综合运用多种数字技术打造的数字妇好、《巴方伏击战》XR(扩展现实)体验项目等,共同为游客构建了一个生动立体的商文化体验场景。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赋能,文博场馆的新奇玩法层出不穷,其吸引力与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为河南文旅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