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及多地市政府召开新春首会,明确将致力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南京、苏州、南通、盐城、徐州、扬州等地分别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聚焦产业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共谋发展新篇章。

2025年2月5日,即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江苏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大会。此次会议明确指出,江苏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一个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一战略部署标志着江苏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开放合作领域将持续发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会议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在“一中心”建设方面,江苏将充分发挥重点城市和重要节点的牵引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的集聚,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的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各地需围绕自身优势产业,善于借助外力,通过建设科创飞地、产业飞地、人才飞地等举措,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与拓展。

在“一基地”建设上,江苏将强化全产业链协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品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而在“一枢纽”建设方面,江苏将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打造特色鲜明的省内区域性开放支点,推动形成东西互济、内外联动、进出平衡的开放新格局,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地方层面,江苏省各大城市也积极行动。南京召开了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布了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围绕“优化办事流程”、“推动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等方面,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未来,南京将继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生产要素高效流动与配置。

苏州市则召开了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作风建设大会,强调将“抓项目、强治理、提质效”作为全年工作主线,着力稳定外贸、楼市和就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和基建项目,全力保障民生、安全和稳定。苏州将利用综合考核体系,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南通市召开了全市新型工业化暨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提出实施“十大行动”,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重大工业项目数和总投资额位居全省前列。南通将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出更多涉企服务应用,打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盐城市聚焦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动员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盐城将以科技创新助力新兴产业壮大,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地标产业。

徐州市在新春动员会上提出,要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聚焦做强发展引擎、做厚产业家底、做实城市载体,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参会人员还观摩了多家企业和实验室,见证了多项重要成果的发布和挂牌。

扬州市召开了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发布了《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该清单强化用户思维,突出问题导向,以具体政策举措疏堵点、解难题、优服务。扬州将持续推进“信用扬州”、“免证扬州”、“效率扬州”品牌建设,探索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