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民航业春节假期运输创新高,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AI导读:
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中国民航业累计运输旅客达182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2024年民航全行业同比减亏20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运输生产规模再创新高。同时,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有序发展,为民航业带来新活力。展望2025年,民航业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中国民航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民航系统共运输旅客达1824万人次,日均运输量攀升至228万人次,其中2月3日更是创下单日运输旅客248万人次的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民航业的强劲复苏势头,也延续了2024年“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积极发展态势。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透露,2024年民航全行业同比减亏206亿元,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的历史性突破。
运输生产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会上指出,2024年中国民航运输生产规模再度刷新纪录,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民航业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广东省交通运输协会智库专家韩涛分析认为,民航业之所以能够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民航出行需求强劲恢复。2024年,民航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刷新历史记录,市场需求恢复程度远超业界预期,为行业扭亏为盈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行业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飞机日利用率达到8.9小时,同比增加0.8小时,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能完成更多运输任务,从而有效增加了收入。同时,正班客座率达到83.3%,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载运率达到7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客座率和载运率的双重提升,有效减少了座位和运力的浪费,进一步提高了单位运力的盈利能力。三是国际航线航班有力恢复。2024年,国际客运航班增至每周6400班,恢复至疫情前的84%水平。新增“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航点19个,我国至中亚、西亚、欧洲方向的旅客运输量均超过2019年水平,分别实现了152.4%、49.5%、25.7%的显著增长。国际航线的不断拓展和增长,为民航业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据统计,2024年民航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达1485.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5%,国内民航运输市场持续保持旺盛的发展态势。
通用航空有序发展,低空经济展现新活力
在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民航业不断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安全有序发展。2024年,我国新增通用航空企业145家、通用机场26个,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110.3万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时长达到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民航经营管理学院副院长綦琦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技术催生的产业,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产业分布上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已广泛渗透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人民生活、推动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民航运输系主任李艳华介绍称,无人机已在农林植保、安防监控、地理测绘、管线巡检、应急消防、低空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机产业的经济规模年增长率已高出传统通用航空年增长率10个百分点,成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此外,以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为代表的未来城市空中交通领域,也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赛道。
李艳华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研发的推动。随着低空旅游、低空物流、农林植保、农田监测、病虫防治、电力巡检、安防监控、地理测绘、空中摄影等业务的广泛开展,需要更多新技术的突破和支撑。因此,发展新一代低空空域管理系统,研发更加智能、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将成为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民航业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展望2025年,民航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运输总周转量161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8亿人次、货邮运输量950万吨,并进一步提升行业盈利水平。宋志勇局长在会上明确表示,新的一年里,民航业将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在坚守航空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民航业将推动运输生产稳健平衡增长,同时加快航空枢纽建设,构建全球航空网络。宋志勇指出,2025年民航业将加快国际航班恢复,力争使航班数量恢复至疫情前的90%以上。同时,将强化枢纽导向型资源配置,将稀缺航权和时刻向不同能级的国际枢纽集中;科学布局国际航线网络,加快“一圈六廊五通道”建设;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积极开拓至非洲、南太、拉美等区域的航线。
此外,民航业还将加大对货运发展的支持力度。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货运功能较强的枢纽机场时刻资源倾斜及日间高峰时刻配置安排;支持航空公司扩大全货机机队规模;优化航空货邮安检流程,规范货邮地面驳运安保工作;提升电子运单使用水平,促进航空货运智慧化发展。
未来,民航业将继续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一体推进科教人才工作,努力构建现代航空产业体系。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