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吉泉直流作为世界顶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助力新疆2024年绿电外送量创历史新高。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通过数字化换流站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及可靠性。

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吉泉直流”)的送端站昌吉换流站,电力人员正全力备战“迎峰度冬”。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昌吉换流站站长王鸿透露,他们正利用数字化换流站平台,对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旨在提升冬季运维效率,确保吉泉直流安全平稳度过冬季。

吉泉直流不仅是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还横跨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六省区,连接新疆昌吉与安徽宣城。2024年,吉泉直流年度输送电量超过683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同比2023年增长10.27%。

新疆依托4条外送通道,正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力输送到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四川等多个省份。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新疆正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于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快速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成功打造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以及超过10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截至2024年底,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亿千瓦,新增新能源装机相比2021年增长近40倍。

为进一步完善绿色能源生产消费市场体系,新疆自2024年起统筹疆内、疆外两级市场,依托全国统一电力市场,通过创新交易服务机制、深挖绿电消费潜力、加大绿电外送力度等措施,不断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积极拓展外送“朋友圈”。2024年,新疆首次实现“绿电进京”“绿电进闽”“绿电入吉”,新能源消纳范围扩展至20多个省份。截至2024年12月底,“疆电外送”累计送电量已超过8676亿千瓦时。

为将新疆丰富的煤、风、光等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输送至其他省(区、市),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完善电网核心骨干网架,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750千伏变电站31座。随着塔城—乌苏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新疆主网正式形成“内供五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格局,包括天山东环网、乌昌都市圈环网、天山西环网、南疆环网、北疆环网,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及可靠性显著提升。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李国庆表示,公司将继续强化规划布局研究,引导新能源科学合理布局。同时,公司将持续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新能源并网服务中的应用,深入挖掘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调节潜力,为电力保供和新能源电量消纳提供坚实支撑。

昌吉换流站工作人员监控设备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