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风险频发,上海市长宁区创新性地推出“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通过第三方监管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有效应对商家跑路等问题。该模式为预付式消费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少华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领域的风险事件频发,“机构跑路”的新闻屡见不鲜,这无疑给消费者的信心带来了沉重打击,导致不少消费者陷入了“需要、想要,但不敢买”的困境。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2024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创新性地推出了体育健身行业“公证提存”预付资金监管平台。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成功接入12家商户,并对超过300份预付合同进行了有效监督。

预付式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资金链断裂、商家跑路以及高昂的消费者维权成本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有效避免预付式消费纠纷,加强预付资金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从全国各地的实践来看,监管方式多样,有的要求商家设立专用账户,有的限制预付款数额,还有的引入第三方进行监管。而上海市长宁区的“公证提存”模式,则为第三方监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公证部门作为第三方监管机构,具有较强的公信力。根据1995年司法部发布的《提存公证规则》,提存公证是公证处依法对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债权人的利益而交付的标的物或担保物进行保管,并在条件成就时交付债权人的活动。这种以担保为目的的公证提存,具有保证债务履行和替代其他担保形式的法律效力。因此,将公证部门引入预付资金监管,无疑为消费者资金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传统的预付款消费模式中,消费者直接将资金交付给商家,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管。一旦商家出现经营问题或恶意跑路,消费者的权益便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公证提存”模式的引入,则有效打破了这一困境。在“公证提存”模式下,消费者支付的预付款不再直接进入商家账户,而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公证提存,并根据消费进度逐步释放给商家。这样一来,即使商家出现意外情况,消费者的资金也能得到有效保护,从而避免了“人财两空”的悲剧。

对于商家而言,“公证提存”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使用灵活性,但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规范的监管环境有助于筛选出真正有实力、讲诚信的商家,淘汰那些不良从业者,从而净化行业风气,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随着消费者信心的提升,商家也将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为诚信经营的商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公证提存”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公证提存并非免费业务,提存费用的承担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如何吸引更多商家加入平台也是一个亟待攻克的问题。对于部分小本经营者而言,参与严格监管体系可能会增加运营成本。此外,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信息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压力也将随之增大。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预付款知识的普及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

同时,消费者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识别潜在风险并合理安排个人支出。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预付式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