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年伊始,商务部等部门发布多项政策文件,明确新一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产品范围和补贴标准,助力开年消费市场持续升温。政策重点支持高技术、高能效、高质量消费品,促进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

新年伊始,我国消费者迎来了新一轮的政策利好,犹如收到了一份丰厚的“红包”。根据商务部等部门近期发布的多项政策文件,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均可享受购新补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也从去年的8类产品扩展至12类,并且首次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畴。

这些实实在在的补贴优惠,叠加节日期间消费者需求的集中释放,为开年的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使其持续升温。自去年3月“两新”政策实施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经显著推动了汽车、家电等行业的销售回暖。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了1.3万亿元,直接拉升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约1个百分点。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发力,不仅稳住了消费大盘,还有效畅通了经济循环。

从购物清单上看,消费者在选择上以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为主。以旧换新政策在提振居民消费意愿的同时,也在加速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数据显示,去年有超过660万辆老旧汽车被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中一级能效产品的销售额占比超过90%,智能坐便器、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的换新数量接近1000万件。

政策重点支持的高技术、高能效、高质量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安全、便捷、舒适的品质生活。这种“换”出的市场新空间和消费新理念,成为了鼓励企业向新向绿发展的信心源泉。

今年,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的范围进一步从刚需产品延伸至品质需求类产品,新增了净水器、洗碗机等品种。结合各地对新兴家电、小家电的自主补贴支持,个性化、多元化的改善型消费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同时,手机、平板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纳入补贴范围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消费电子产业链长,产品迭代更新迅速,因此将形成更广泛的拉动作用,使政策的暖意传递到更多上下游行业。以消费电子产品为例,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购新补贴上线首日,手机、平板、智能儿童手表的销量均呈现环比大幅增长。

如今,消费电子产品已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消费政策的加码支持有望加速人工智能、性能材料等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此,对于市场竞争的参与者来说,应抓住这一难得机遇,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加强研发设计,提升用户体验,借政策利好做强产品、做优服务,从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到实施方案、补贴细则的发布,再到补贴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增量政策的快速落地充分彰显了政府部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力度和决心。未来,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的撬动效应,还需聚焦消费者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打通堵点卡点,优化补贴申领审核拨付流程,并加强对“先涨价再补贴”、骗补套补等违规行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内容有删减以适应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