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报告:2024年国补消费市场活跃,商家营销行为亟需规范
AI导读:
中消协发布2024年国补消费市场报告,指出部分商家存在涨价套取补贴等不当行为,建议细化价格计算规则并加强监管。同时披露金融消费隐性收费、预付式消费纠纷等投诉热点。
中新社北京2月7日电 (记者刘亮) 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于2月6日正式发布报告,详细阐述了2024年国家补贴政策(国补)下消费市场的活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报告指出,尽管国补政策有效刺激了消费市场,但部分商家的营销行为亟需规范,存在涨价套取补贴等不当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据中消协发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共接收并处理了1761886件消费者投诉,与2023年相比,增幅高达32.62%。其中,成功解决了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高达68.75%,为消费者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达12.8亿元人民币。
中消协强调,国补政策的初衷在于惠及民众、促进消费,然而,部分商家和电商平台的不当行为却背离了这一初衷。具体表现为:部分商家通过涨价手段套取国家补贴;消费者在使用国补后,商家不履行价格保护承诺;商家未按照承诺时间发货,或以库存不足为由单方面取消订单,导致消费者失去国补资格。
针对上述问题,中消协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建议进一步细化国补商品的价格计算规则,以防范商家通过虚高定价或涨价等方式套取补贴,从而侵害消费者利益。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补贴商品价格的监测,实施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涨价行为。此外,电商平台应建立完善的售后保障机制,明确国补价格保护政策,并设立补贴名额恢复机制,对于未完成交易的订单,自动恢复消费者的补贴名额。
除上述问题外,中消协还披露了2024年消费者投诉的其他热点,包括金融消费的隐性收费、预付式消费纠纷以及电信服务乱象等。这些问题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暴露了当前监管体系存在的短板。中消协呼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