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2月5日,广东省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特别强调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会上提及华为、DeepSeek及宇树科技等明星企业,同时分析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基础、挑战与机遇。

2025年2月5日,广东省召开了新春第一会,这也是该省连续第三年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会议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将其视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

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正引领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已渐行渐近。广东凭借在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方面的双重优势,应坚定决心,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集中发力,打造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新兴产业支柱。”

在提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时,广东省委书记特别点赞了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及宇树科技。其中,宇树科技在最近的美国电子消费展(CES)上大放异彩,并亮相了蛇年春晚。而DeepSeek更是近期备受瞩目的AI企业,其影响力一度波及全球科技股市场,为国产大模型在全球行业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带来了新的可能。

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时,如何把握机遇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具备不俗的产业基础。截至2024年10月底,广东地区的人工智能组织机构数量已近28万户,占全国总量的14.7%,领跑全国。

然而,尽管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DeepSeek等备受瞩目的AI企业并非诞生于广东,而是杭州。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错失”的讨论。此外,在“AI六小虎”等国内领先的AI企业中,也未见广东企业的身影。

尽管如此,广东并未放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野心和决心。2023年,广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通用人工智能最强省”,并将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的目标定位为“突破3000亿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广东已发布64个大模型,数量居全国第二。但从备案的大模型数量来看,广东与北京、上海仍有较大差距。

广东大模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大多背后有腾讯、荣耀、TCL等“大厂”的支持,直接脱胎于高校及其科研团队的不多。这与北京、上海等地强调人工智能研发端整体技术框架的创新性突破有所不同。广东则侧重于激发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效应来倒逼技术升级。

然而,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其中,顶尖高校研究的不足尤为突出。大模型通常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基座”,而在广东,人工智能重应用而轻基础的现象较为普遍,缺乏大模型发展的土壤。以深圳为例,人工智能基础层企业仅占企业总数量的8.13%,技术层占17.29%,应用层则高达74.58%。这种“金字塔”结构凸显了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的短板。

尽管如此,广东仍有机会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一方面,广东正在疯狂建设高校,一批港澳高校北上,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另一方面,广东在制造业方面的强大实力为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可能。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机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地区,这为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广东还在积极探索大模型的商业化模式和产业化发展路径。针对医疗、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广东正在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提高大模型在不同终端设备上的性能和效果。这些举措有望加快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步伐,使其在人工智能下半场撑起属于国产品牌的一片天。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