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浦东新区举办引领区2025年抓投资优环境促发展大会,会上介绍了十大行动和招商服务五大行动,并签约了总投资超1300亿元的33个项目,涵盖城市更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等多个领域。

2月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功举办了以“共赢浦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引领区2025年抓投资优环境促发展大会。会上详细阐述了浦东新区2025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建设的十大行动,以及招商服务的五大行动,并签署了全年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招商服务的任务目标。会上,一批涵盖城市更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和数据要素价值化等五大领域的33个项目进行了签约,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

十大行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浦东新区发展改革委在大会上发布了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大行动,标志着浦东新区在2025年将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这十大行动包括消费活力提振行动、改革创新经济跃升行动、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投资提质扩量行动、民生福祉增进行动、产业生态体系营造行动、涉企全流程服务优化行动、涉企包容审慎监管提质行动、企业全生命周期赋能行动以及强化法治保障行动。

其中,消费活力提振行动以浦东新春嘉年华、“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等活动为契机,旨在打造四季主题鲜明、亮点纷呈的消费盛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推动商业载体的落地与发展。改革创新经济跃升行动则强调加强制度型开放,吸引外资项目落地,推进改革系统集成,加快谋划实施新一轮改革开放方案,并聚焦离岸金融、航运、新型贸易、数据跨境等领域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

新质生产力培育行动则聚焦于推进“3+6+5”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包括集成电路全链突围、生物医药强化研发制造一体化布局以及人工智能统筹底层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创新。同时,还将提升创新浓度,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投资提质扩量行动则提出,浦东新区将努力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力争“十四五”固投规模超过1.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55%,并深入推进现代化城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肖林表示,2025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浦东新区将以“十大行动”为牵引,真抓实干、争创实绩、务求实效,与企业家携手共赢浦东、共创未来。浦东新区将锚定全年经济增速高于上海全市并保持5%以上的目标,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光荣使命。

3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千亿

在大会现场,五大领域的33个项目进行了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城市更新、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和数据要素价值化等多个方面。其中,“上海之门”三岔港楔形绿地综合开发、合庆“城中村”改造等6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过900亿元,将大幅提升城区品质。轨道交通19号线、北蔡楔形绿地生态空间绿地建设工程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近350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智元机器人总部及超级训练厂、韩国长锦商船中国总部及智慧供应链枢纽基地等7个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55亿元,凸显了浦东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势头。8家银行为8家小微企业提供了300万元到1195万元的放贷额度,助力企业发展。6个数据要素价值化项目涉及交通、通信、金融、人工智能等行业,深度激活企业数据要素价值,为千行百业注入动力活力。

卡尔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谢磊在会上表示,卡尔蔡司作为第一批外资企业入驻保税区,见证了中国和浦东的改革开放历程。今年,蔡司中国将在自贸区购地自建蔡司大中华区总部综合园区,项目占地面积60亩,总基建投资额超过6亿元,这释放出外资企业看好中国业务、扎根投资本土的强大信号。

浦东新区将在2025年聚焦现代化城区建设,抢抓重大项目进度,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浦东新区将全力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增,重大建设项目年度投资规模计划完成1692亿元,并计划完成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认定,征收拔点及整治提升的改造受益居民将达1.5万户。陆家嘴集团董事长徐而进表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陆家嘴集团将多方面发力,继续做好城市更新工作,期待与更多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新的合作领域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