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个人养老金试点推向全国后,指数产品在个人养老金领域持续吸金,短短12个交易日吸金已超过3亿元。红利主题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等基金公司表现突出。同时,养老FOF基金Y份额规模也在持续增长。

指数产品在个人养老金领域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尽管指数基金Y份额纳入个人养老金仅短短12个交易日,但其吸金能力已突破3亿元大关。

自去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试点推向全国以来,产品阵容迅速扩大,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被纳入其中。尽管受到基金公司与银行对接系统时间的影响,指数Y份额的实际可购买时间可能不足10个交易日,但已有7只产品的规模超过千万元,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的表现尤为突出,获得了高达4543万元的买入。

从公司层面来看,华夏基金在指数Y份额的争夺中拔得头筹,旗下指数Y份额合计流入6718万元。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紧随其后,分别获得了6293万元和5693万元的买入。这三家公司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红利主题产品备受青睐

随着基金四季报的披露,去年12月15日扩容的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逐渐明朗。据统计,有数据的68只产品合计获得了3.164亿元的买入。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的买入额最高,达到4543万元;华夏中证A500联接Y和创金合信红利低波Y也分别获得了显著的买入。

从产品类型来看,红利主题产品成为了投资者的最爱。在个人养老金买入前20的指数基金Y份额中,红利主题产品多达6只,合计规模达到1.2亿元,占比接近38%。这一趋势反映出投资者对红利策略产品的高度认可。

业内分析认为,红利产品之所以受到青睐,一方面与其良好的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华泰柏瑞此前指出,红利低波策略之所以能够走出独立行情,是因为市场进入了更适配该策略的新阶段。另一方面,红利成份股具有相对盈利与业绩稳定性,其长期趋势确定性较高,符合个人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风格偏好。

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注意到,作为权益投资策略,红利低波策略不能脱离市场整体表现来看待。在投资过程中,应避免追高与过度交易。

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位居前三

在公司维度上,指数基金在Y份额上依然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获得个人养老金买入Y份额前十的公司合计规模达到2.93亿元,占比高达92%。同时,入选指数产品越多的公司,其Y份额被买入的金额也越多,以华夏、易方达等头部公司为代表。

具体来看,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在个人养老金买入指数基金Y份额中排名前三,分别获得了6718万元、6293万元和5693万元的买入。此次扩容的85只指数基金中,易方达和华夏入选的产品数量最多,分别达9只和8只。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合计买入最多的前三家基金公司也是去年四季度非货ETF规模的前三名。这进一步强化了指数基金市场的马太效应。

华泰柏瑞在Y份额上的脱颖而出得益于其红利策略产品的优异表现。其入选的4只产品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的吸金能力最强,超过了4500万元。此外,创金合信虽然仅有一只红利低波策略产品入选,但因其在招商银行渠道的较多曝光而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养老FOF基金Y份额规模持续增长

那么,首批养老FOF基金Y份额的表现如何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199只养老FOF的Y份额在该季度获得了14.88亿元的买入,最新合计规模达到88.27亿元。尽管年底是个人养老金缴费的高峰期,但20%的增幅并不算高。这可能与A股市场的表现不佳以及FOF配置工具不足有关。

然而,随着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扩容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未来个人养老金增配权益市场的空间将更加广阔。春节前,六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扫清了障碍。可以预见,未来个人养老金在权益市场的投资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