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财政收入“量稳质优”,展望2025财政收支紧平衡
AI导读:
北京作为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2024年财政收入实现“量稳质优”,税收逆势增长。展望2025年,财政收支矛盾将更加突出,需优化支出结构以应对紧平衡态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中国首个实施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这一转型对当地经济和财政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北京经济已呈现出回稳向好的态势。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98万亿元,同比增长5.2%,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北京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为未来的财政收支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么,在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去年的财政收入和债务形势究竟如何?今年收入预计情况又怎样?财政支出重点将放在哪里?这些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财政收入“量稳质优”,税收逆势增长
根据北京市财政局公开的《关于北京市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的报告》,2024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37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高于全国地方收入平均增速。作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北京在调结构、转方式、稳预期、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质量持续提高。
从税收收入来看,2024年北京市税收收入约为5474亿元,同比增长约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约为85.9%,虽然略低于2023年,但连续第四年在全国省份中保持首位。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房地产低迷等不利因素下,北京税收收入仍能保持小幅增长,这得益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工业的强劲带动。
此外,北京财政局新闻发言人在解读预算报告时指出,2024年规模前7位的重点行业合计贡献全市财政收入的76.1%,为收入增长提供了稳定支撑。其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高精尖财源培育成效显著。
政府性基金收入稳定,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是地方重要财源。去年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影响,地方卖地收入普遍明显下滑,但北京的情况好于绝大多数省份。2024年北京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94.9亿元,基本与2023年持平,这一收入略微好于预期。
随着房地产政策的不断优化,北京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降幅在逐步收窄,销售价格方面也有所回升。二手房成交套数和面积也比2023年增长了1成以上。这些积极变化为北京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财政支出保持力度,保障民生和重大项目建设
在财政收入稳定的同时,北京也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2024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396.5亿元,增长5.3%,增速明显高于年初预期,也好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其中,民生支出保持在八成以上,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例如,去年北京支持新建了多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以及家庭养老床位等,同时还新增了普惠性托位和中小学学位等。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北京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此外,在地方债务方面,北京市预算报告称去年北京加快推动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见效,全市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同时,北京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也处于合理区间。
展望2025: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需优化支出结构
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变,但地方财政收支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北京市预算报告预计2025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6627.6亿元,增长4%左右;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2068.2亿元,下降1.3%。在财政支出端,预计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04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499.5亿元。
面对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挑战,北京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并强化分类保障。比如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从严控制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同时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资金,为重大改革、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提供财力保障。此外,还将继续推进重要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部分数据已根据最新情况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