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春运高峰:高铁站人潮涌动,传统站客流减少
AI导读:
2025年正月初八,春运进入高峰,高铁站人潮涌动,而传统火车站客流有所减少。广铁集团加强服务,应对务工、探亲、学生客流重叠带来的挑战,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02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清晨5点,天色尚暗,T95次特快列车缓缓停靠于广州北站。卧铺车厢内的老李,揉着惺忪睡眼,起身整理行囊,准备迎接新一年的工作旅程。他匆匆下车,搭乘出租车直奔儿子位于市区的家,以便照看即将无人照料的孙子。当日,儿子儿媳需于8点半返工,孙子需人照料。
T95次列车作为连接武汉与深圳的重要交通纽带,自1998年运营以来,始终承担着京广铁路与广深铁路的客运任务,全程逾1000公里,跨越湖北、湖南、广东三省,自武昌站启程,终抵深圳东站,全程耗时12小时48分。
就在前一天(2月4日),老李于武昌站登车,发现客流较往年有所减少。第一财经记者于武汉各大火车站实地探访发现,春节假期尾声,务工、旅游及返程客流叠加,铁路迎来客流高峰,但传统火车站的客流量明显不及高铁站。
2月5日,广东省内高铁站一角。 图片来源:广铁集团
高铁站人潮涌动
2月4日下午5时,第一财经记者抵达武昌站,目睹众多旅客携行李匆匆进站,但并未出现长时间排队现象。记者仅凭身份证即快速通过人脸识别进站。二楼候车室内虽已座无虚席,但排队候车秩序井然。
60岁的老李,作为一位历经风雨的农村外出务工者,对武昌火车站的春运盛况记忆犹新。他表示:“十年前,这里春运时人山人海,如今虽仍繁忙,却已不复当年之拥挤。”老李近年来多选择高铁出行,此次为避免人流高峰,特地提前两小时到站,却发现客流虽多,却已不再拥挤。
回顾1月24日春运返乡高峰,广州火车站同样未现长时间排队进站现象,站前广场空旷无滞留旅客。这得益于12306线上订票系统的升级与高铁出行的普及,有效减少了车站滞留人数。
一位铁路系统资深人士指出,线上购票与“踩点”乘车的趋势,使得候车大厅旅客人数减少。相较于传统火车站,高铁站则人流如织,如武汉站、汉口站等,均面临较大客流压力。
近年来,我国高铁网络迅速扩展,如广州白云站于2023年12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全国“十三五”铁路规划重点项目,白云站汇聚多条高铁、普铁及城际铁路线路,成为广州铁路枢纽的重要一环,有效分担了广州火车站、广州南站的客运压力。
客流高峰持续
2月5日,春运进入第23天,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220.2万人次,预计到达旅客230.8万人次。自春运启动以来,广铁集团已累计发送旅客逾4500万人次。
据广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随着企业复工、高校开学,务工、探亲及学生客流将重叠,客流高峰将持续。当日早上8时,曾小姐乘坐火车抵达广州南站,快速转乘地铁前往市区,她表示:“高铁出行便捷高效,服务品质亦佳。”
为应对客流高峰,广铁集团计划开行列车3655列,其中动车组重联运行1311列,加开列车656列,包括363列夜间高铁。铁路系统人士表示,传统火车站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服务需求,各地正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
广铁集团各大火车站加大服务力度,推出便民举措,根据铁路12306预售票及候补情况,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等方式,全力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广州车站加强乘降组织工作,确保旅客有序乘降,为次日中转的务工旅客设置临时候车区,提供热水、充电设施等,营造温馨候车环境。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