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开源证券发布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指出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代表产业资本看法,对判断市场估值有帮助。报告详细分析了北交所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及其对市场的影响,以及限售股解禁情况。

财中社2月5日电 开源证券近期发布的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北交所重要股东的净增减持行为,指出这一行为不仅是产业资本看法的直接体现,更是判断市场估值的重要参考依据。

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动态,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公司前景预期、市场情绪波动、公司治理效能及潜在市场走势等多维度信息。通过观察大股东增持与减持的动态,投资者得以从产业资本视角审视当前市场估值的合理区间。在估值偏低时,大股东倾向于净增持,推动股价上扬;而在估值偏高时,净减持则成为促使股价回归理性的力量。这一行为模式不仅有助于上市公司股价向其内在价值靠拢,也为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

据统计,自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9日的两年间,北交所共有146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发生了增减持行为,这些行为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市场信号。

具体而言,2023年7月至10月期间,北交所迎来了持续的净增持浪潮,大股东纷纷加速回购,反映出产业资本对当时市场估值的乐观判断。这一积极态势也直接推动了北证50指数的上涨行情。然而,随着市场估值的不断提升,2023年11月后,重要股东的净增持态度开始转向净减持。

进入2024年,市场再度迎来净增持阶段。自2024年6月至9月,北交所重要股东净增持现象重现,随后在9月底,北证50指数触底反弹,开启了一波上涨行情。然而,好景不长,从2024年10月开始,随着北证50指数的短期快速反弹,重要股东再次转向净减持,这一状态一直持续至2025年初,但自2025年1月起,净减持规模逐渐萎缩至最低水平。

此外,报告还关注了北交所限售股解禁的情况。目前,北交所限售股解禁高峰已过,2025年的解禁压力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但整体而言,解禁压力相对较小。数据显示,北交所平均限售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约为42.16%,其中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领先,平均达到65.84%。从解禁时间分布来看,2024年8月已达到解禁高峰,而2025年的解禁压力则相对分散,主要出现在下半年。

综上所述,开源证券的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北交所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的深层含义,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把握市场脉搏、洞悉产业资本动向的重要窗口。

(文章来源:财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