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运第22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32404.6万人次,环比下降但同比增长。铁路、公路、民航客运量各有表现,显示经济活动逐步回暖,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年2月4日,正值春运第22天,农历新年正月初七,全国范围内跨区域人员流动数据新鲜出炉。据统计,当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达到32404.6万人次,尽管环比下降4.3%,但相比2024年同期,仍实现了5%的稳健增长。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国内人口流动的庞大规模,也彰显了经济活动的逐步回暖。

在各类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日铁路客运量达到1704万人次,环比增长3.6%,同比2024年更是激增11.5%。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得益于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也反映了民众对于铁路出行的信赖与偏好。

公路方面,人员流动量依然庞大,达到30334万人次,尽管环比下降4.8%,但同比2024年仍有4.7%的增长。这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以及公路营业性客运量,显示了公路交通在连接城乡、促进人员流动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

民航客运量方面,尽管当日环比下降1.38%,但同比2024年同期仍实现了0.55%的微增,达到244.57万人次。尽管增幅有限,但仍显示出民航业在经历挑战后的稳步复苏态势。

综上所述,2025年春运期间,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呈现出整体稳定、局部增长的态势,这既是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肯定,也为新的一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和经济活动的全面恢复,未来人员流动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