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1月,共有21名银行从业人员因贷款“三查”不到位等严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以终身禁业的处罚,其中不乏来自国有大型银行的员工。同时,金融租赁行业也再现终身禁业案例,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市场的整顿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财联社2月5日讯(记者彭科峰)2025年1月,银行业监管风暴持续升级,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最新公布的数据,财联社记者深入统计发现,当月共有21名银行从业人员因严重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处以终身禁业的严厉处罚,其中不乏来自国有大型银行的员工,占比超过半数。

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不到位成为此次处罚的主要原因。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暴露了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疏漏,也再次敲响了金融合规的警钟。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租赁行业也未能幸免,1月份再现终身禁业案例,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租赁市场的整顿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的多名员工因贷款“三查”问题被严惩。例如,中国银行酒泉分行的两名员工因贷款“三查”不到位被甘肃金融监管局处以终身禁业处罚。同时,工商银行十堰分行的一名业务运营经理也因内控管理不到位而被湖北金融监管局十堰分局处以同样严厉的处罚。

此外,地方农商行、农信社系统也成为此次监管风暴的重点打击对象。多名来自这些机构的员工因贷款管理不审慎、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取消从业资格。其中,余干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夏金平因股东违规持股超比例问题被红牌罚下,这一案例在近年来颇为罕见。

在金融租赁行业,江苏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两名员工因将所有权有瑕疵的财产作为售后回租业务租赁物而被终身禁业。这一处罚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租赁市场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也再次提醒行业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建设。

分析人士指出,自“石头记骗局”曝光以来,金融租赁行业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未来预计将有更多违规案例被曝光和处理。银行及金融租赁公司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合规意识,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财联社记者将持续关注银行业及金融租赁行业的监管动态和合规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