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市场票房创新高,资本市场反应分化
AI导读: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刷新历史纪录,但资本市场反应分化。光线传媒因《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大卖股价涨停,而博纳影业、北京文化等因票房不佳股价下跌。
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以惊人的95亿元总票房成绩,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劲复苏与蓬勃活力。然而,2月5日,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可谓“冰火两重天”。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10时6分,文化传媒指数微幅上涨1.06%,显示出市场对于电影行业的整体看好趋势。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作为春节档的票房黑马,其主出品方光线传媒(300251.SZ)股价强势涨停,涨幅高达20.04%,封单额超过2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佳绩。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5日0时,该片累计票房已突破49.88亿元大关,助力哪吒系列电影总票房迈过100亿元里程碑,成为中国影史上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系列动画电影,为光线传媒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和极高的市场关注度。
与光线传媒的辉煌战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凭借《长津湖》在春节档大放异彩的博纳影业(001330.SZ),今年却因《蛟龙行动》票房表现疲软(截至发稿时票房仍未突破3亿元),股价遭遇开盘跌停,总市值大幅缩水至74亿元。此前,博纳影业发布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亏损额在6.37亿元至8.81亿元之间;同时,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也将亏损,亏损额在7.48亿元至9.89亿元之间。这一业绩预告无疑给博纳影业的股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同样陷入困境的还有押注《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北京文化(000802.SZ)。该片虽然备受期待,但票房表现却未达预期,导致公司股价大幅下跌10%,市值缩水至45亿元。这一结果无疑给北京文化的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此外,即便是名导光环也难以挽救颓势。徐克执导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在预售阶段曾被寄予厚望,然而春节档票房却未能突破6亿元大关。受此影响,该片的主要出品方中国电影(600977.SH)股价也大幅下跌超过9%,显示出市场对于该片票房表现的不满和失望。
综上所述,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表现虽然再创新高,但资本市场的反应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对于电影行业而言,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只有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创新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建设,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青睐和资本市场的认可。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部分数据来源于Wind、猫眼专业版等公开平台)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