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外贸稳量提质,经济持续增长
AI导读:
2025年2月5日,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蓝图。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山大学林江教授指出,广东外贸稳量提质需保持优势并产业升级,以扩大内需为前提促进出口。同时,广东还需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区域合作,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付怡
2025年2月5日,广东省在广州隆重举行了“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此次大会为广东省2025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旨在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春节前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广东2024年的主要经济数据得以公布,其中外贸数据尤为亮眼。据统计,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额成功突破9万亿元,同比增长9.8%。同时,两会也明确了2025年广东外贸的主要预期目标:稳量提质。然而,就在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面对这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广东如何迎难而上,实现2025年的预期目标?为此,羊城晚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江。
林江教授表示,广东外贸稳量提质的关键在于保持现有优势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他强调,广东外贸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韧性。无论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是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广东都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力和竞争力。以希音(SHEIN)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平台,通过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和小规模工厂的协同合作,成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小快灵”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成为广东外贸逆势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林江教授也指出了广东外贸的韧性所在。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持续施压,广东外贸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出口增长。这得益于广东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完善产业链、物流体系以及多元化市场策略。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广东外贸成功应对了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针对当前环境下广东外贸“稳量提质”的挑战,林江教授提出了以扩大内需为前提促进出口的建议。他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广东外贸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应当围绕促进内需进行。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不仅可以缓解外贸压力,还能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长远来看,扩大内需将成为促进广东外贸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此外,林江教授还就广东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提出了看法。他认为,除了外贸之外,广东还需要在加强综合实力的基础上,推动更专业化的分工和省内各地市的有效协调。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通过高水平开放引进国际一流的投资商、运营商和研发商,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最后,林江教授强调,经济增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看重某一年的结果,而应该更加看重过程。只有当我们心无旁骛地向前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进出口质量和水平时,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金羊网,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