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英伟达遭遇利空消息,摩根士丹利大幅下调其GB200出货量预测,导致市值暴跌。同时,美股财报季聚焦AI相关资本支出,英伟达等科技巨头面临市场考验。


英伟达遭遇利空消息突袭,市场关注度骤升。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下调了对英伟达GB200芯片2025年出货量的预测,从此前的3万至3.5万件下调至2万至2.5万件,并警告在最坏情况下出货量可能低于2万件。这一调整预计将对GB200供应链产生高达300亿至350亿美元的市场影响,给相关供应链及半导体企业带来沉重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正面临持续的抛售压力。美东时间2月3日,英伟达股价收跌2.84%,报116.66美元。与今年1月的高点相比,其股价已累计下跌23.8%,总市值蒸发了约89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万亿元)。

此外,高盛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普遍对美国科技股持谨慎看跌态度,这一态势预计将持续至美股“科技七巨头”财报全部公布为止。其中,AI相关资本支出将成为财报季的重点关注对象。

出货量预测大幅下调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下调英伟达GB200出货量预测的原因。一方面,微软作为GB200芯片的主要客户之一,其资本支出增速减缓对供应链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生态系统尚不成熟,特别是与GB200相关的网络和电力基础设施存在不足,限制了GB200的部署。此外,市场对大语言模型(LLM)效率的争议以及云计算行业资本支出增速的周期性放缓也是导致下调的重要因素。

尽管最新数据显示云计算资本支出已从2023年第二、三季度触底回升,并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一增长周期可能持续到2025年上半年,随后增速将放缓至个位数。投资者对GB200供应链股票的预期增长过高,可能对高市盈率云计算股票造成拖累。

英伟达将于美东时间2月26日公布财报,届时市场将重新审视其经营业绩与估值的匹配情况,以及后续的业绩指引和资本开支计划。

英伟达市值暴跌引发关注

作为全球AI芯片龙头,英伟达的股价暴跌引发了广泛关注。分析认为,DeepSeek近期发布的新开源模型R1可能是导致英伟达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该模型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与OpenAI GPT相当的性能,减少了对高端GPU的依赖,预示着AI大模型对算力投入的需求将大幅下降。

然而,长期来看,AI技术的进步和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将继续推动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市值扩张。高盛、花旗等华尔街机构认为,尽管DeepSeek的低成本模型引发了市场的短期震荡,但AI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财报季聚焦AI资本支出

当前,美股财报季仍在持续。高盛分析师指出,谨慎看跌美国科技股的态度预计将持续至“科技七巨头”财报全部公布为止。其中,AI相关资本支出将成为财报季的重点关注对象。

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披露财报后表示,公司今年的资本支出将大幅增加,主要受AI和庞大新数据中心的推动。微软也计划在本财年投入80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以满足客户对AI产品的需求。据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微软和Meta的资本支出合计达到374亿美元,几乎是2023年同期的两倍,主要投向AI芯片和数据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和Meta都强调了推理的重要性,而英伟达的GPU芯片主要用于训练。这一趋势可能对英伟达等GPU厂商产生一定影响。谷歌和亚马逊将分别于美东时间2月4日和6日发布财报,这两家云计算和AI巨头料将继续讨论AI投资效率的话题。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