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只公募基金蓄势待发,权益类占比超六成
AI导读:
春节假期结束后,多只备受瞩目的权益类基金即将迎来发售高峰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已有24家公募机构旗下的33只公募基金定于2月份启动发行,其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超六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的权益市场充满机遇,尤其是科技行业等方向的投资潜力巨大。
春节假期圆满落幕,多只备受瞩目的权益类基金即将迎来它们的发售高峰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增量资金。
据最新资讯统计,截至2月4日,已有24家公募机构旗下的33只公募基金(此处仅统计初始基金)正式发布了招募说明书,并定于2月份启动发行流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包括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9只基金,选择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2月5日,正式拉开发行序幕。其余基金产品也将紧随其后,陆续面世。此外,尚有17只基金在春节假期前已先行启动发行工作,目前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发行进程中。
权益类基金作为公募机构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在本次待发行的基金阵容中占据了显著位置。具体来看,33只待发行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多达21只,占比高达约64%,覆盖了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等多个细分领域。
近年来,指数基金凭借其风险分散特性及投资组合的高度透明性,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与关注。在即将发行的21只权益类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与增强指数型基金分别占据了9只和6只的席位。这些基金不仅布局了中证A500指数、中证A5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还聚焦于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等行业主题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公募机构而言,当前无疑是布局权益类基金的黄金时机。一方面,市场正处于底部区域,众多优质股票的估值处于低位,蕴含巨大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这也是公募机构积极响应监管部门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号召的具体体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的权益市场充满机遇,尤其是科技行业等方向的投资潜力巨大。杨德龙进一步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预计2025年经济复苏力度将持续增强,政策利好也将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后续权益市场的表现无疑值得期待。”
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则强调:“科技方向本身具备出色的穿越周期能力。一旦有‘杀手级’产品或技术问世,往往能驱动科技行业进入创新大周期,从而催生科技方向的大行情。因此,我们特别关注AI硬件、汽车智能化、AI人形机器人以及AI算力等几大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对2025年A股市场的表现充满信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原标题:33只公募基金蓄势待发,权益类占比超六成)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