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分析了2025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的展望,指出内需提振将成为经济亮点。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稳步回升,股市和债市行情可期。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将止跌回稳,多方共同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施罗德交银理财在近期的分析中指出,2025年,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内需的全面提振有望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财政政策的持续加码,通过消费补贴的扩大支持范围,预计社零增速将显著改善。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决心,并加大了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的力度,旨在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潜力,预计高能级城市的房价将在2025年趋于稳定。多方合力之下,内需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本报记者 陈露

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相继发布2025年资产配置展望,业内普遍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在2025年稳步回升。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为股市和债市的良好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股市方面,受益于政策推动和基本面改善,A股市场的前景备受期待。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以及科技成长等板块。而在债券市场方面,尽管短期内可能面临震荡,但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率下行趋势有望延续。

多家银行理财公司对于2025年的经济展望持乐观态度。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国内宏观经济有望在政策支持下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已成为市场共识,内需提振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指出,2025年,中国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速,需将重心转向内需拉动。在消费方面,政策如以旧换新、开放对外免签等将发挥积极作用;在投资方面,制造业、基建、科技创新等领域将成为主要方向。

施罗德交银理财重申,2025年,内需的全面提振将成为经济亮点。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通过消费补贴等措施,推动社零增速的改善。同时,房地产市场在政策的推动下,有望实现止跌回稳,高能级城市的房价也有望企稳。多方共同努力,将助力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理财公司预计将有更大力度的政策出台。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国将以“超常规逆周期政策”来提振经济。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各项政策将协同作用,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稳信用方面,政府部门将发挥主体支撑作用;在降利率方面,货币政策将以降低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金成本为方向,进一步降低全社会实际利率水平。

近期,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多地明确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不少地方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或5%以上。扩内需成为各地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高频词,同时,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也被频频提及。

在权益市场方面,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2025年A股行情值得期待。施罗德交银理财对A股市场前景保持乐观态度,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基本面改善的推动下,市场活跃度及投资者风险偏好将有所提升。随着基本面的稳步改善,下半年有望迎来企业盈利的向上拐点。内需消费、高股息红利、科技成长等主线方向明确,机会大于风险。

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的机会应多于固收市场,建议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多配置股票资产。

平安理财指出,当前政策环境积极,资金面充裕。尽管基本面改善存在不确定性,但对股市的支撑与压制力大致平衡。在具体板块上,成长和消费板块表现或优于金融和周期板块。

近日,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表示,该方案有助于推动以险资等机构投资者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入市,成为权益市场的耐心资本。招银理财预计,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等将加大对A股的投资力度,央国企以及红利板块将受益。

在港股方面,施罗德交银理财认为,全球地缘政治与国家之间的博弈对风险偏好的影响仍具不确定性。然而,在国内政策对冲力度预期加码以及阶段性筹码出清后的再配置需求推动下,港股市场存在阶段性与结构性机会。国内消费需求复苏、财政政策积极发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以及低估值等因素均为港股市场提供支撑。

对于债券市场,多家银行理财公司认为,短期内可能呈现震荡走势;但从中长期来看,收益率下行趋势有望延续。光大理财首席宏观分析师周鑫强预计,短期债市将延续调整态势,需关注外部扰动下国内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节奏。

法巴农银理财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已成为市场共识。然而,精准支持工具的替代效应可能产生微妙的“预期差”,叠加汇率制约等因素,债券市场短期可能震荡。但从中长期来看,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大概率延续,具体幅度取决于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及其他提振政策的效果。

在具体品种上,平安理财认为,在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和基本面缓慢修复的影响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将在1.5%-2.1%区间运行,利率中枢可能继续下行;信用债方面,或延续化债行情的资产荒逻辑,信用、期限利差有望维持低位。

此外,部分银行理财公司看好中资海外债。施罗德交银理财指出,与国内低利率环境相比,中资海外债的平均票息较高,为寻求高收益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随着化债政策的推进,中资海外债信用利差有望收窄。同时,当前仍处于美联储降息周期,美债收益率阶段性超调后有望重新下行,为投资中资海外债带来机遇。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