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据风险治理,保障信息安全与发展平衡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数据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交易和滥用等问题日益严重,需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予以防范。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企业自律、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等,旨在实现数据安全与发展的平衡。
在数字化时代,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利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极大地提升了生活效率与便捷性。然而,这一趋势的背后,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交易及滥用等问题日益凸显,如同阴影般伴随着数据的广泛应用,且态势愈发严峻。频繁曝光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亟需采取全面且多层次的防范措施以应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防范数据滥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的目标,力求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优的安全效益。这一方案的出台,为数据风险治理指明了方向。
在法律法规层面,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打击数据滥用的坚强后盾。尽管我国已出台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数据风险治理,但面对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据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宽,现有法律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应聚焦于重点领域和技术前沿,加速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数据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并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为个人信息安全构筑坚实的法律屏障。
企业自律在防范数据滥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数据的主要收集者和使用者,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数据安全观念,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数据使用流程,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同时,企业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用户数据权益,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此外,行业自律组织也应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促进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我们更应给予高度关注。数据滥用往往给个体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弱势群体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有限等原因,更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加强数据保护教育,提升民众的数据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普及数据保护知识,增强民众尤其是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和保护能力,是防范数据滥用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也应鼓励受害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推动数据价值释放的同时,我们也应妥善应对数据滥用问题。数据风险规制需寻求安全与发展的平衡点,既要保护数据主体权益、规范数据全流程、确保信息安全;又要为行业营造安心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数据在安全与发展间实现良性互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图片信息保持不变,以原文为准)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