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楼市成交整体平稳,区域分化明显。深圳等地实现“开门红”,市场回暖态势延续。预计3月份后市场可能出现小阳春趋势,多地出台利好政策助力楼市复苏。

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楼市成交状况整体保持平稳,但地区间差异显著。在发布春节成交数据的同时,部分城市还公布了1月份的成交数据,其中深圳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实现了“开门红”。

楼市延续回暖趋势

根据机构数据,2025年1月,全国20个重点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3%,其中一线城市的带动作用尤为明显,成交量维持较高水平。2月4日,“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2025年1月,深圳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总成交量接近万套,同比增长高达六成,市场再现“日光”盘,首宗居住用地成交溢价率更是超过七成。尽管1月是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淡季,但深圳的交易活动依然活跃。具体来看,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了自去年10月以来的市场回暖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深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8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市场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在经济持续向好、政策持续助力以及市场预期不断修复的推动下,预计202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最新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在一线城市中名列前茅。同时,深圳的常住人口持续增长,人口结构不断优化,这些都将为住房消费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深圳市正在积极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努力打造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优质房源,重塑房地产供需平衡,完善“市场+保障”两个体系,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有理由相信,2025年深圳楼市的止跌回稳态势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楼市有望迎“小阳春”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当前楼市仍处于下行调整阶段,各地楼盘主要以顺销为主,并未进行大规模加推,且折扣力度基本延续前期优惠。与春节前相比,楼市热度有所下降,区域分化仍是各地楼市的主流特征。然而,从春节假期实际市场成交情况来看,尽管一二线城市因假期而基本停滞,但预计进入3月份后,市场有望出现具有一定热度的小阳春趋势。相比之下,春节期间三四线城市并未出现明显的返乡置业热潮,成交量和价格继续处于调整中。

中指研究院的分析则指出,经过多轮调整后,房价已调整到位,2025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复苏,其中一线城市的小阳春尤为值得期待。预计春节假期后新房和二手房的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一季度整体数据将保持平稳。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期间,多地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旨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保障房“收储”工作方面,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超过32个城市发布了存量房收储细则。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已经落地收购商品房项目,共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

具体来看,贵阳全市已收购存量商品房5162套,改造后投用的超过3500套,解决了4100多位居民的住房需求。长春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837套,改造后可以增加1.13万套(间)保障性住房供给。合肥已收购存量商品房5733套,福州则收购了9501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且第一批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均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作为最早探索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城市之一,郑州已累计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96个,涉及12万间以上的房源,总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8.6万间作为人才公寓投入市场。

克而瑞分析认为,随着“止跌回稳”政策的持续落地,需求侧信心逐步恢复,年初的交易量、房价、竣工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房地产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平衡周期,预计2025年全年商品房销售有望企稳。上半年楼市止跌目标基本可以完成,而下半年则有望出现复苏走势。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楼市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