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阐述了坚持问题导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分析了问题导向的内涵,提出了治国理政需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及面对复杂环境需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战略主动等观点。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问题如同时代的声音,呼唤着改革的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起草过程中,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来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这一理念对于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和正确解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问题是进步的阶梯,是时代进步的号角。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解决现实矛盾、打开工作新局面的关键所在。毛泽东同志曾言:“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问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正视它、发现它。

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曾强调“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工作水平和成效。

坚持问题导向,内涵丰富。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不被假象所蒙蔽,不被次要问题所干扰,与时俱进地洞察问题的本质。其次,要善于分析问题,从普遍性中找出特殊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问题的源头和动因。最后,要善于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真相和内在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紧跟问题,对着问题改,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治国理政需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找准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使改革不断深化,取得最佳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深层次问题,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必须着力解决。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如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此外,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地区和群体间收入差距大、就业歧视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与风险挑战,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战略主动。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线,确保找准问题、精准施策。二是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找出来、解决好。三是要以新发展理念破解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注重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理念引领行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四是要以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各类问题,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总之,坚持问题导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图片描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