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多地政府对资本市场改革进行部署,重点包括推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等。此举旨在引导资本投向科技创新、新兴产业领域,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深入梳理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发现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在多地政府议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推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以及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方向。

受访专家指出,这一系列部署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引导资本有序投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决心,旨在通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构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群持续壮大

为了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多地政府正积极丰富支持科技创新的产业基金群。例如,天津计划构建涵盖“天使+创投+产业+并购”的全方位基金支持体系,旨在有针对性地推动产业创新联合体建设。辽宁则提出建立竞争性与稳定性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充分利用政府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企业投资。

浙江亦强调促进政府投资基金的创新发展,通过引领和撬动市场化基金,壮大耐心资本,鼓励创投基金向早期、小型、长期和硬科技企业投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政府投资的示范效应和政策激励能够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政府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政府投资基金在撬动社会资本方面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地方两会期间,“放大政府投资基金撬动效应”成为高频词汇。广西计划推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设立“1+10+N”基金集群,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实体经济。黑龙江则提出完善产业项目引导资金政策,筹设省创业投资、数字经济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基金。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力提升各级政府投资基金的发展质量,进而扩大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市场规模和活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时,健全政府投资基金长周期考核机制也成为一大发力点。广东提出引导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长期资金进入股权投资领域,并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以壮大耐心资本。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在支持当地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多地政府将加强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提及支持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壮大耐心资本,凸显了北交所在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开源证券研究团队认为,从长远来看,北交所肩负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使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两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有望实现高质量扩容。在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方面,天津提出争取在天津OTC试点认股权和基金份额转让。机构人士认为,区域性股权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中小企业上市的“苗圃”,具有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作用。

此外,在支持期货交易所建设方面,广东提出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丰富交易品种。上海东亚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景川指出,近年来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期货品种日益丰富,逐步满足了各类实体企业的需求。未来,预计将有更多期货品种向产业链延伸,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资本市场改革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