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启动,推动资源循环利用
AI导读:
“十四五”期间,我国预计将有60亿部手机面临闲置,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通过打通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信息安全链,实现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体系,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电子垃圾污染。
据最新测算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预计将有高达60亿部的手机面临闲置状态,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潜藏着安全隐患,还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成功打通了回收处置链、产业融合链以及信息安全链三大关键环节,通过自建回收平台,实现了从前端回收、中端涉密销毁到末端拆解与高值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循环利用体系。
近日,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资环”)举办的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试运行启动仪式上,伴随着一阵阵短促的机械声响,一部部不含电池的废旧手机被迅速碾成碎屑,标志着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此次启动仪式上,还成功发出了手机安全回收利用的第一单,使中国资环成为业内首家集线上线下自主回收、自主拆解、自主熔炼能力于一体的手机回收处置企业。
据了解,许多用户由于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宁愿将废旧手机闲置在家,也不愿将其转售至二手市场。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手机闲置总量将达到惊人的60亿部,这不仅构成了潜在的安全威胁,还导致了大量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针对这一现状,中国资环积极推进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旨在通过构建安全、高效的回收体系,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该项目通过接入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接口,实现了从前端回收、中端涉密销毁到末端拆解与高值化利用的全链条覆盖。其中,旧手机经过精细拆解后,主板等关键部件会被送入破碎区进行物理粉碎,确保客户信息的安全。整个破碎线每小时可处理上千部手机及数百块硬盘,且全程处于封闭处理车间内,全天候、无死角地进行在线视频监控,全方位保障手机销毁过程的安全可靠与全程可溯。
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平台(小程序)或电话服务热线轻松下单,并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或邮件保密回收。销毁过程融合了先进的物理粉碎与火法冶炼技术,确保手机信息得到彻底销毁。同时,中国资环还配置了手机拆解产线,利用贵屿火法项目优化技术路线,成功提炼出稀贵金属,既解决了消费者对信息安全的担忧,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中国资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该项目是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一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大力推进创新的有力号角。通过拆解零部件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电路板提取金、铜等贵金属的高值化梯次利用模式,该项目不仅减少了电子垃圾污染,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收益,大幅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减少资源开采,有力推动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毛新平指出,当前资源循环利用迫在眉睫,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更高质量地利用科技创新。中国资环将始终把创新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驱动模式与管理创新,全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中国资环总经理朱建春表示,公司将以手机循环利用为牵引,瞄准科技前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革新生产工艺,不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和知名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园区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