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从小到大,质量做强做优,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全球经贸领域的新亮点。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增长10.8%。跨境电商在提升贸易效率、推动外贸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和全球经贸领域的新亮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在过去五年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更是实现了超过10倍的增长。截至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企业数量已超过12万家,这些企业在海外累计注册的商标数量也超过了3万个。跨境电商在“卖全球”方面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在“买全球”方面也持续发挥着其独特优势。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极大地提升了贸易效率。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为例,2024年春季举办的第135届广交会首次设立了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示区,并连续举办了三期展会。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时代变革,更为外贸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罗立彬指出,近十年来,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持续高于中国贸易整体增速,占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这反映了中国外贸新旧优势的转换,也凸显了跨境电商在中国外贸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推动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2024年6月出台的《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到1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都聚焦跨境电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从地域角度来看,我国外贸大省(市)在跨境电商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的进出口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113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8433亿元,年均增速高达71.4%,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在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企业仓库内繁忙有序,不同贸易方式的包裹按照订单进行组合打包,准备送往世界各地。这些地区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除了地域上的优势外,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还涌现出了一些新趋势和新变化。其中,AI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应用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众多跨境电商平台推出了一系列专为跨境商家量身定制的AI工具,涵盖了文本翻译、关键词提炼、商品详情页撰写、市场分析等多个方面。这些工具为商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帮助商家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海外市场。

同时,跨境电商也为世界各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在浙江、山西、北京等地,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种类不断增加,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多元化、多样化的购物需求。这些进口商品来自世界各地,涵盖了食品、美妆用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展望未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外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数字化浪潮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跨境电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继续加强合作和创新。

在政策层面,应继续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鼓励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大胆创新;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制定跨境电商国际规则,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机遇。在企业层面,则需要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构建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并充分利用新兴技术优化物流流程和提高供应链效率。

总之,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进步。未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推动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跨境电商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