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24年业务数据亮眼,全年承保金额超10214亿美元,同比增长10%,支付赔款增长11.7%,服务客户增长12.4%。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助力外贸高质量发展,推动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

近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揭晓了其在2024年的卓越业务成绩。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凭借出色的表现,全年承保金额一举突破10214亿美元大关,与去年相比,实现了10%的显著增长;同时,支付赔款超过2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其服务覆盖的客户数量也大幅增加,超过22.7万家,增长率高达12.4%。

2024年,我国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与新举措。这些措施有效增强了外贸企业的信心,助力其开拓市场,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迈上新台阶。据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24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高达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作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贸易伙伴关系,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

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我国外贸发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众多外贸企业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从商务部与中国信保的第四次联合发文,到出口信用保险被明确列为《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首要政策,2024年全年,出口信用保险被纳入多达数十项政策文件,覆盖了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的落地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中国信保国别风险研究中心主任楼狄飞介绍,2024年,中国信保接到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限额申请数量和金额均实现了超过两成的增长,其中限额申请数量更是达到了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外贸企业的出口业务规模正在持续扩大,其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意愿也愈发强烈。

出口信用保险在促进外贸发展方面的作用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承保和理赔环节,还涵盖了融资增信、资信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了积极响应企业需求,中国信保在2024年专项承保服务措施中明确了6个方面、共18项承保举措。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超过8600亿美元,短期险融资增信保额高达2624.6亿元,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结构层面来看,2024年我国新产品、新业态、新品牌层出不穷,外贸的“新”元素不断增多。更多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加速出海,其中电动汽车、3D打印机、工业机器人的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3.1%、32.8%和45.2%。此外,跨境电商这一新业态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进出口总额高达2.63万亿元,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万亿元。

楼狄飞表示,2024年中国信保聚焦新兴市场和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在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中国信保全年支持电子信息等11条重点产业链出口超过4500亿美元,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的一半以上。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现代化工产业链、整车工程机械产业链等对我国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链,其项下的承保金额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外,中国信保还在各地发力,推动了一系列创新项目的落地,如首个重吊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项目在上海落地、全国首张印刷行业国产化制造执行系统开发服务贸易保单在浙江落地、首张工程机械行业“框架+订单”模式保单在山东落地等。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3%,同比增长6.4%。据了解,在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方面,2024年中国信保持续推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落实,全年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和投资2815.7亿美元;同时,对拉美、东盟和非洲的出口也分别实现了25.6%、17.4%和35.9%的显著增长。

为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中国信保积极开展了“普惠服务扩面”“金融助企提质”“新质生产力增效”三大专项行动,并出台了10条专属惠企举措。这些举措全年支持了19.8万家小微企业,增长率达到16.2%;同时,支持小微企业出口1808.4亿美元,增长8.6%。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