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统筹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介绍了该战略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优化信贷结构、加强政策协同配合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

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需统筹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提升空间以及未来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为此,记者深入采访了多位相关人士和专家学者,以获取第一手资讯。

在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于2024年底联合发布了养老金融发展规划,从拓宽融资渠道、健全保障体系、夯实服务基础等多个维度提出了重点举措。进入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与生态环境部又联合召开了绿色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现场签约的6家企业与6家银行将获得超过130亿元的融资支持。这一系列举措彰显了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力。

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的邹澜指出,做好这“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文件,细化了工作举措,并加快了政策的传导速度。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设立了5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4000亿元用于激励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信贷支持。截至2024年底,银行已对接项目2.2万个,签订贷款合同金额超过8000亿元,企业已用款近2000亿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在不断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五篇大文章”。近年来,围绕这五大领域,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发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数据显示,2024年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以及涉农贷款余额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认为,这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了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然而,面对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严峻性和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仍有提升空间。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在2025年明确了一系列工作安排,包括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加大工具支持力度、优化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

在加强政策协同配合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完善金融“五篇大文章”顶层制度安排,统一统计制度,强化考核评价。同时,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促进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生态环境部建立的金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项目联合推介机制正式成立,这将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接企业需求、推进融资服务落地。

此外,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银行业应着力构建战略、组织、业务、技术、人才、生态“六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加快推进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性和融合度。

综上所述,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优化政策、加强协同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创新金融工具和政策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发展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