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海外资产出售协议终止,将没收2700万港元
AI导读:
西南证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的股份转让协议已失效并终止,公司将没收买方已支付的2700万港元价款,预计增加当期收益。西南证券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推动西证国际证券平稳运营。
券商国际化征途坎坷,剥离海外资产面临重重挑战。
2025年2月4日傍晚,西南证券官方宣布,其与买方黄文轩签署的关于全资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股份转让协议,已在1月28日正式失效并终止。根据协议条款,西南证券将保留买方已支付的2700万港元作为违约金,此举预计将为公司带来当期收益的正面影响。
回顾历史,西南证券早在2024年6月就宣布了出售西证国际证券大部分股权的计划,当时拟定的交易价格为8966.27万港元,涵盖了约74.10%的股份及永续证券。然而,由于买方未能满足协议中规定的先决条件——即促使独立贷款人为西证国际证券提供0.70亿港元的融资,导致交易最终流产。
交易失败后,西南证券及其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确保西证国际证券的稳定运营。
以下是事件的详细解读:
西南证券:资产出售协议终止
首先,让我们再次审视此次交易的关键细节:
西南证券于2024年6月公告,其子公司西证国际投资与买方黄文轩达成协议,拟以8966.27万港元的价格出售西证国际证券27.13亿股股份及本金总额为5.80亿港元的永续证券。协议中明确规定,买方需确保独立贷款人为西证国际证券提供特定金额的融资。
然而,到了2025年1月,尽管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以延长融资提供期限至1月28日,买方仍未能履行其义务。因此,西南证券于1月28日收到买方通知,确认无法按时完成融资,导致买卖协议自动失效。
随后,2月4日盘后,西证国际证券也正式对外公告了买卖协议的失效及收购要约的终止。
西南证券:没收2700万港元,预期收益增加
事实上,西南证券对于出售西证国际证券的打算由来已久。早在2022年底,西证国际投资就已与潜在买方就出售事宜达成谅解备忘录。
近年来,西证国际证券的经营状况持续不佳,从2018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2.02亿港元、3.45亿港元、1.38亿港元、0.64亿港元、2.41亿港元和0.16亿港元。进入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额仍为0.16亿港元。
至于买方黄文轩,虽然他在资本市场上相对低调,但作为智海投资有限公司和达艺室内设计工程(中国)有限公司的董事及高管,他曾尝试通过嘉腾证券收购西证国际证券,但未能成功。此次交易失败后,西南证券将根据协议条款保留买方已支付的2700万港元,作为公司当期收益的补充。
展望未来,西南证券承诺将继续加强合规与风险管理,并努力推动西证国际证券的平稳运营。
公开资料显示,西南证券成立于1999年,是重庆地区唯一的全国性综合证券公司,也是该市首家上市金融机构。公司于2009年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及吸收合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截至2025年1月27日收盘,西南证券股价为4.36元/股,总市值达到289.7亿元。
(信息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