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2025:政策空间助力扩大内需应对挑战
AI导读:
中国经济在2024年四季度明显反弹,全年增长达到5%。进入2025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亟需充分运用政策空间,通过扩大内需抵消外部冲击。本文分析了中国将如何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挑战,并预测了相关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2024年,得益于增量政策的强力支撑,中国经济在四季度实现了显著反弹,全年经济增长率成功达到5%,圆满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然而,步入2025年,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依赖外需来维持中高速增长已显得不切实际。因此,中国亟需深入挖掘政策潜力,通过扩大内需这一策略来有效抵消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
在政策措施的具体选择上,中国预计不会采取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手段来抵消关税上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回顾去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创下了历史新高,接近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背后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近期,政策制定者已明确释放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强烈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增长被确立为政策的主基调,会议特别强调了要全方位地扩大国内需求,并着力提振消费信心。据此预测,2025年的官方赤字率有望从2024年的3%上调至4%,同时,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也将大幅增加,旨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补充国有银行资本,并推进地方债务置换工作。
据我们测算,这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将产生积极的财政脉冲效应,预计可拉动GDP增长0.3至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取向也已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预计央行将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充裕的流动性,以支持政府债券的顺利发行,并择机下调政策利率,从而有效避免实际利率的上升。
此外,在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方面,相关部门也将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我们坚信,只要充分且有效地运用好政策空间,中国将能够成功应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顺利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