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海外股市分化,中国资产强势上涨
AI导读:
春节假期期间,海外股市表现分化,中国资产强势上涨,恒生指数涨近3%,科技、消费股表现亮眼。分析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春节后政策预期及资金回流等因素共同支撑风险偏好,A股后市有望震荡上行。
在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尘埃落定,海外股市呈现出分化态势,而中国资产则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恒生指数在此期间上涨近3%,科技和消费类股票更是大放异彩。
据专业分析人士指出,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正处于历史中等水平。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政策预期以及资金回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有望支撑市场风险偏好,推动A股市场在后市实现震荡上行。
港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
在2025年春节期间,海外股票市场的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中国资产在此期间表现抢眼,为A股市场节后开市营造了积极的氛围。根据Wind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以北京时间1月27日晚至2月4日计算),海外权益市场走势分化显著。其中,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分别累计下跌0.01%、2.82%、1.75%;而英国富时100指数、德国DAX指数则分别累计上涨0.96%、0.16%;法国CAC指数累计下跌0.92%;日经225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分别累计下跌1.94%、2.17%。相比之下,中国资产表现强劲,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累计上涨0.72%,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累计上涨2.93%、6.19%。
特别是在2月4日,港股市场迎来了强势反弹。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2.83%、3.51%、5.06%。科技和消费类股票表现尤为突出,耐用消费品、半导体、汽车与零配件等行业领涨。其中,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此外,春节假期期间,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渐落地。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外部扰动在预期之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稳,港股与中概股有望率先企稳回升。
科技股与消费股表现抢眼
对于A股市场而言,积极因素频现。一方面,春节假期期间,中国资产表现强劲,科技股和消费股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另一方面,春节消费市场也呈现出火热的态势。2025年春节旅客发送量水平整体高于过去四年;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14时10分,2025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已突破90亿元大关,创下了春节档票房的历史新高。同时,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春节假期前4天(1月28日至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
中信证券首席A股策略师裘翔指出,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的增量相对有限,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节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多项政策的推出,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市场有望迎来反弹行情
对于春节后的A股市场走势,机构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陈果表示,春节后市场处于业绩真空期,政策预期及资金回流等因素将共同支撑风险偏好提升。考虑到1月市场波动后的位置以及多重因素的影响,跨年行情有望迎来主升段。在结构上,AI+仍是核心主线;在行业方面,可重点关注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有色、非银、机械设备等领域。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则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春节之后市场将迎来一年当中“日历效应”最强的一段窗口期。过去十五年中,春节后一段时间内市场整体上涨的概率超过93%,申万小盘指数的上涨概率更是高达100%。因此他预计春节后市场行情有望开启,并重点关注春节期间产业催化的科技领域以及市值风格更偏中小板块的股票。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表示,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和A股盈利情况主要取决于政策加力的方向与力度。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后市有望震荡上行。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也指出从季节效应来看2月处于业绩真空期同时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流动性改善活跃资金兴起将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为春季做多提供了黄金窗口期。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