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券商2024年度业绩分化,自营业务成核心驱动力
AI导读:
自2025年1月下旬以来,A股上市券商陆续公布2024年度业绩。数据显示,证券行业整体分化依旧较大,自营业务成为支撑券商全年业绩的核心驱动力。多家券商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推动整体业绩显著提升。
自2025年1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的上市券商陆续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财务“成绩单”。截至2月4日,已有6家券商发布了业绩预告,8家发布了业绩快报,同时,部分上市公司也披露了其旗下券商2024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情况。据财务数据显示,尽管证券行业内部依旧存在较大的分化现象,经纪、投行等业务增长面临压力,但自营业务已成为支撑券商全年业绩的核心力量。
截至本文发稿,A股市场已有十余家券商以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了其2024年的经营成果。其中,华安证券和南京证券的表现尤为亮眼。华安证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2亿元,同比上涨24.93%,归母净利润为14.84亿元,同比上涨16.48%。南京证券则实现了营业总收入31.48亿元,同比增加27.13%,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同比增加47.61%。这些增长主要得益于证券投资、经纪业务等收入的增加。
从已披露的业绩情况来看,随着权益市场的反弹,与2023年相比,证券行业的整体经营业绩已有所回暖,但增长幅度仍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8家券商中,有7家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增长,其中南京证券、华安证券、国元证券的营收增长率超过了20%。同时,所有8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其中南京证券、东北证券、国海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超过了30%。而在披露业绩预告的6家券商中,东兴证券、红塔证券、华西证券、华林证券也均预计业绩将有所增长,其中红塔证券和华林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尤为显著。
浙商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洪希柠预测,2024年上市券商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12%,其中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将达到117%。从业务条线来看,经纪业务和投资业务均有所增长,但投行、资管和信用业务可能有所下滑。此外,中航产融、五矿资本和国网英大也发布了其旗下中航证券、五矿证券和英大证券2024年的未经审计业绩情况,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近年来,证券业务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受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项目审核趋严等因素影响,传统经纪、投行业务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然而,自营业务却凭借其灵活的投资策略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成为决定券商盈利情况的关键因素。2024年的数据同样显示,部分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直接推动了其整体业绩的显著提升。例如,中航证券、英大证券和五矿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而经纪、投行等业务收入则有所增长或保持稳定。
此外,多家券商在近期披露的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中,也强调了自营业务对业绩的贡献。国元证券、东兴证券和国海证券均表示,自营业务的增长是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东吴证券分析认为,2024年券商净利润整体实现正增长,主要是由于股基交易额及融资余额的大幅增长,以及权益及债市下半年的强劲表现,带动了自营板块投资净收益的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自营业务的增长也带来了部分券商总资产的扩张。例如,南京证券的总资产在2024年末较年初增长了19.26%,主要得益于自营投资规模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增加。随着资本市场相关重大政策利好的持续出台,以及投融资端和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政策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预期进一步稳定。机构人士认为,更多改革和业务创新的落地有望拓宽券商业务结构,有助于证券行业的基本面改善和估值提升。
展望未来,中原证券分析师张洋认为,2025年证券行业的经营业绩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经纪业务景气度有望回升至近年来的高位,投行业务有望实现边际改善,而自营业务则将决定行业整体经营业绩回升的高度。东兴证券和东吴证券也表示,证券行业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复苏和宏观政策积极的影响,实现业绩改善和估值修复。在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及券商重资产业务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的趋势下,未来证券行业的ROE水平及估值仍存在上升空间。
(图片及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