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信心与能力:多维度策略助力经济发展
AI导读:
本文围绕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探讨了提振消费信心与能力的多维度策略,包括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条件等,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目的与核心驱动力,直接映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经济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石。2024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需大力激发消费活力,并从“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适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以及“拓宽服务消费领域”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相关政策部署,我们应紧密围绕消费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提升收入水平,加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确保城乡居民“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从而进一步强化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是增强消费能力的关键所在。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水平,从根本上依赖于其收入水平,尤其是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因此,要积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增收渠道,激发增收动力,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推动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阶层迈进。
提高职工工资性收入,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石。各地区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同时,针对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的行业,如能源矿产、建筑施工等,制定更高的最低薪酬标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应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普通员工薪酬占比,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扩大就业创业,是提升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应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升城镇再就业人口和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同时,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扩大就业。
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也是提升消费能力的重要举措。应拓宽居民股票、债券等直接投资渠道,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保护投资者权益。鼓励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增强股票投资者的获得感,并限制“铁公鸡”公司的股票减持行为。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提振居民消费信心的重要保障。应加快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并轨,实施公平统一的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同时,发展商业保险,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提升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改善消费环境条件,是提高居民消费意愿的关键。应完善消费品质量和技术标准体系,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强化监管。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本土高端自主品牌,提高城乡居民对自主品牌的信任度。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激发农村消费潜力。应支持农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大型电商公司向农村拓展,提供更多高品质消费品。加强农村仓储物流建设,改善配送时效和质量问题。
发挥政策组合作用,引导撬动居民消费。应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促进耐用品和服务消费。发放消费券,助力中低收入家庭满足消费需求。发展消费金融,完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多元化、高端消费需求。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