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南下避寒、北上滑雪以及深度游、周边游、自驾游等多样化的“年味游”方式成为新风尚,拉动多地消费增长。文旅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体验。

  在大年初一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广东省佛山市的祖庙景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醒狮表演场内,佛山黄飞鸿狮队正在梅花桩上进行精彩的表演,观众们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此起彼伏。醒狮表演以其独特的武术与舞蹈融合,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来自北京的张女士首次来佛山过年,她对醒狮表演赞不绝口:“早就听闻醒狮表演的名声,这次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表演融合了武术和舞蹈,还有情节设计,太有趣了。我家小朋友也特别喜欢,看得津津有味。”此外,张女士还逛了广州的西湖花市,参观了陈家祠,夜游了珠江,并品尝了地道的广东点心等美食。她表示,这里的灯会特别热闹,让她在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对岭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体悟。

  张女士直言,这是她第一次在异地过年,去了广州、佛山和清远,旅行一周下来,心满意足。她的旅行经历,正是今年春节“年味游”新气象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郭女士则带着一大家子从北京乘高铁出发去哈尔滨,感受“北国风光”。这趟行程综合了老人和孩子的需求,一方面,北京到哈尔滨有高铁,无需舟车劳顿;另一方面,老人能看风景、体验年俗,孩子也有冰雪大世界可以玩,可谓一举两得。郭女士表示,来了之后“很值”,不仅体验了北方春节的热闹,也第一次跟父母一起参与撞“福钟”、观看无人机表演、挂祈愿牌等活动,让她找回了小时候过年的感觉。

  从“围炉守岁话家常”到“旅行过年看世界”,“年味游”正成为2025年春节的新风尚。接受采访的游客中,有年轻夫妇尝试在春节前错峰旅游,感受不同地域间的风土人情;有人因高价机票改变旅行计划,选择自驾去周边景点出游;也有父母留在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感受当地传统文化。这种多样化的过年方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春节生活,也拉动了多地消费增长。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发布会上表示,旅游过年、过文化年已经成为新的年俗。2025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放假调休增至8天,群众出游热情更高,文化旅游等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据了解,今年春节文旅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包括七大板块、27项主题活动,如惠民演出、非遗体验、文博展览等,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文旅体验。

  南下避寒、北上滑雪,以及一系列深度游、周边游、自驾游……南北居民通过“双向奔赴”,共同拉动了多地消费增长。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蛇年春节期间消费者春节出游意愿空前高涨。同程旅行发布的2025年春节节中盘点数据显示,除夕当天至大年初三,国内景区客流持续上涨,春节假期前4天国内景区客流环比节前上涨超过3倍。携程平台数据也表明,相较于去年春节,今年消费者出游意愿空前高涨,国内游、出境游全面开花。

  综上所述,“年味游”已成为2025年春节的新气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春节生活,也促进了多地消费增长。在文旅部的精心组织下,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