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仍设置为5%左右。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上调赤字率、增加专项债额度、发行特别国债、降准降息等措施。

2024年,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全年GDP同比增长达到了5%,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展望2025年,尽管经济增长目标可能继续维持在5%左右,与过去两年持平,但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以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

从经济增长的可行性角度来看,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仍然保持在5%以上。通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我们有信心使经济在不加剧通胀压力的情况下,逐步向潜在增速靠拢。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方针。

在财政政策方面,一系列具体措施将有望出台。首先,赤字率目标可能会上调至3.8%左右,以充分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其次,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将增加至5万亿元,这不仅可以补充地方政府的综合财力,还有助于确保“十四五”规划的顺利收官,并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此外,特别国债的发行规模也可能达到约2万亿元,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的建设,另一部分则用于支持六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在货币政策方面,降准和降息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和必要性。目前,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6.6%,预计全年将进行两次降准操作,每次约50个基点,共计100个基点。同时,鉴于当前物价水平仍处于低位,政策利率也有望下调30~40个基点,以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实际融资成本。此外,央行还将继续扩大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范围,并加强与其他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加强对存量房收储等领域的支持,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在应对外部挑战中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潜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