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复苏势头强劲,2025年土拍迎来开门红
AI导读:
成都出台一系列购房政策,促进楼市复苏。2024年成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显著增长,土地市场回暖,为2025年楼市奠定良好基础。2025年土拍开门红,房企信心增强,未来楼市发展值得期待。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成都市政府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调整购房政策、全面解除限购令、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等,这些利好政策不仅有效降低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还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目前,成都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一轮显著的复苏周期,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已连续三年稳居全国榜首。据最新房地产市场数据揭示,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成都楼市成交量实现了显著跃升,同时土地市场也初露回暖曙光,为2025年的楼市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回顾整个2024年,面对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期,成都市住建局审时度势,先后推出了“4·28”、“8·12”及“10·15”三轮重量级地产扶持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坚实支撑下,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成功止跌企稳,展现出积极的复苏态势。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成都市场共成交商品住房11.39万套,二手住房成交量更是高达22.33万套;新房总成交面积达到1497万平方米,二手住房总成交面积则突破了2215万平方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024年12月,各大房企紧抓政策红利期,积极展开营销活动,使得成都市场成交量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自2024年10月以来,成都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均得到了显著提升。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新房和二手住房成交量迅速回升,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9.1%和26.4%。其中,12月单月成都市新房和二手住房分别成交219.2万平方米和292.1万平方米,均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最高纪录。
在库存管理方面,中指数据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成都商品住宅库存整体保持平稳态势,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连续三年稳居全国首位。在“9·26”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政策转向后,库存量呈现下行趋势。
在价格方面,2024年成都商品住宅成交价格呈现结构性上涨趋势。去年四季度,商品住宅均价为20088元/平方米,同比下跌0.9%,但环比上涨4.2%。
步入2025年,成都土地市场迎来了开门红。据成都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布,2024年12月31日上午,青羊区四宗地块经过激烈竞价后,最终被建发集团成功竞得,成交楼面价分别为17900元/平方米、17950元/平方米、18000元/平方米和17950元/平方米,成交总价合计约34.18亿元,溢价率高达12.5%。这一成交结果不仅创下了2024年成都土拍的成交总价新高,也彰显了房企对成都楼市未来的坚定信心。在交易市场上,民企活跃度明显提升,招商、建发、金茂、邦泰、万景等品牌房企纷纷拿地补仓。
农历春节前夕,成都于2025年1月27日成功举行了新年首场土地拍卖,所有地块均以溢价成交,延续了2024年末的良好势头,为新的一年打响了开门红。当日土拍会上,成都中心城区2宗纯住宅用地全部顺利成交,总面积约59.45亩,分别位于青羊区外光华板块和成华区万年场板块。此次土拍共计揽金19.61亿元,均刷新了区域成交单价纪录。
从市场趋势来看,开发商普遍看好上述板块购房者的改善升级需求。首开股份臻礼著和越秀望悦等在售新盘均聚焦于改善型住宅市场。截止到2024年12月,成都万年场槐树店板块二手房成交均价约为2万元/平方米左右,成交主力面积段集中在90平方米以内,成交主力总价普遍在200万元左右,房龄大约在10年左右。
在春节前的一周内,成都住宅成交量持续走高。数据显示,1月13日至1月19日期间,成都全市住房成交7286套,同比实现超过20%的增长。在此期间,成都市还举办了为期3天的“安家成都·2025贺新年”购房促消费活动。27家成都主流房企携上百个项目参展,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购房体验。众多房企还推出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最高优惠额度达到10余万元。
按照近年来的市场惯例,成都楼市每年春节后都会迎来一个购房小高峰。有行业专家指出,上述购房促消费活动将新春购房需求前置,借助春节节点提前释放购房利好,能够吸引更多节后观望者提前入市。此外,由于看房便捷且优惠力度大,现场多家房企均实现了成功转化。
近五年来,成都市人口持续净流入增长态势明显,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期间,成都市常住人口数量从2040.9万人增长至2140.3万人;户籍人口也从2019年的1107.9万人增至2023年的1167.6万人。贝壳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长孙堃曾表示,作为人口净流入的超大城市,成都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总量在近五年保持着较为良好的总体水平。自2022年首次进入存量房市场以来,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二手房交易量更是创历史新高。
展望未来,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围绕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展开工作。在需求侧方面,将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在供给侧方面,将严格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持续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以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