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首个8日春节长假”激活各大消费领域,其中“赛博”风潮与《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亮点。文章指出,增量消费是挖掘消费潜力的关键,中国消费市场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未来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随着“首个8日春节长假”的到来,正如市场预期,国内各大消费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潮。从熙熙攘攘的景区、庙会,到热闹非凡的商品零售门店,再到凌晨时分依旧座无虚席的影院,商家们喜迎丰收,消费者们也沉浸在满满的幸福与愉悦之中。然而,在笔者看来,相较于这些传统的消费项目,更值得聚焦的是假日期间所涌现的“增量”消费,这无疑是挖掘消费潜力的关键一环。

  今年春节,一个尤为显著的特点便是“赛博化”。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身着传统服饰的人形机器人翩翩起舞,生动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成果。这股“赛博”风潮不仅限于春晚舞台,庙会上同样可见其身影。仿生版白娘子翩翩起舞,机器人表演京剧、川剧变脸,甚至还能制作糖人、调酒、做甜品,它们甚至加入了醒狮团队,与演员们共同为观众献上精彩的表演。更令人惊叹的是,机器人不仅能胜任巧活儿,还能承担重活儿。泰山景区首次引入助力机器人装备,游客仅需支付80元便可使用3小时,且机器人的续航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这些机器人设备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登山的难度,从而激发了潜在的旅游需求。

  机器人技术的迅速落地并非偶然现象,其背后是电池、仿生学、5G、自动化控制和AI等技术的共同突破,尤其是产品成本的快速下降,为机器人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年初备受瞩目的Deepseek R1模型,便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顶尖的推理能力,为大规模的AI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些基于Deepseek编程能力的教程也开始面向零基础学员,助力他们制作小程序、开发网页,数字开发技术正逐渐从专业人士向普通用户普及,相关市场需求的爆发已为期不远。

  如果说“赛博春节”彰显了科技与硬核创新的魅力,那么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为代表的春节档电影则更加注重温情与激情的传递。《哪吒2》不仅将中国电影工业的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其每一帧画面都蕴含着精湛的工匠精神。影片的故事紧扣个人成长与自省的主题,虽然与前作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却自成一体,深受不同观众群体的喜爱。《哪吒2》已经创造了10多项票房纪录,并基本锁定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冠军宝座。在2024年电影市场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哪吒2》再次证明了好作品依然能够赢得观众的青睐与喜爱。

  消费创造供给,供给同样可以创造消费,但唯有获得市场认可的供给才是有效的供给。从春节假期整体的消费情况来看,中国消费市场依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无论是传统的消费项目,还是新兴的“赛博”风潮,都在展现着消费升级与创新的广阔空间。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模式的持续变化,中国消费市场将继续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政策的引导与扶持,激活更多的增量消费需求,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