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报道了春节假期尾声,全国各地迎来返程高峰的情况。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的客运量数据,以及各地交通运输系统为应对返程高峰所采取的措施。

南都讯记者陈秋圆报道,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春节假期步入尾声,全国各地迎来返程高峰。广东阳江的邓女士在早晨成功候补到前往广州的高铁票,而她的朋友则因候补未果,最终选择了定制大巴作为返程方式。与此同时,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因返程车流激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现象。

据交通运输部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发布的2025年数据显示,2月4日(春运第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3291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69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占据主导,达到30859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755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3300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16万人次,民航客运量则为249万人次。

回顾整个春节假期(2025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过23亿人次,具体数字为231193.88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达到9612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最为庞大,为218818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19952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19289万人次),水路客运量935.3万人次,民航客运量1828.58万人次。

在北京南站,2月4日当天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49.7万人次。为确保旅客顺畅出行,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新华社记者旦增尼玛曲珠摄。

深圳方面,各大交通场站同样面临返程客流高峰的挑战。为此,深圳地铁部门特别调整了运营时间,确保深夜抵达深圳北站的旅客仍能便捷地乘坐地铁前往市区各地。具体调整措施包括:2月3日至2月5日(正月初六至初八),地铁全线网(不含20号线)运营服务时间延长1小时至24:00(4号线延长2.5小时至次日1:30);2月6日(正月初九),运营服务时间延长1小时至24:00(4号线延长1.5小时至次日0:30);2月7日至2月14日(正月初十至十七),接驳铁路车站和机场的重点线路运营服务时间延长1小时至24:00(4号线延长1.5小时至次日0:30)。

沈海高速往广州方向的部分路段也出现了拥堵情况,南都记者陈秋圆摄。

在广州白云站,旅客们正在有序候车,准备踏上归途,南都记者陈秋圆摄。

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针对“天气变化”和“大客流变化”两大风险,制定了详细的返程应对措施。通过每日研判和全程调度,加强信息发布、宣传引导和应急值守。同时,重点加强粤北路段除冰雪、琼州海峡轮渡保障、跨江跨海通道保畅、繁忙高速公路疏堵及服务区服务等工作,确保“两站一场一港口”等重点枢纽高峰疏运顺畅,保障交通畅通、安全、服务优质。

进出海南岛方面,海口市琼州海峡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春运高峰期新海港的出岛进港路线调整情况。小客车和货车需分别通过导航搜索“长滨北路”和“新海片区货车待渡场”进港。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强调,出岛车辆需按照规定时间提前到港,避免因早到被限制进港。如因堵车或排队错过航班,船票依然有效。同时,为保障船舶装卸安全,小客车随车人员需在指定区域进行人车分离。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春节假期的出发和返程客流量均十分庞大。四川道路运输系统根据客运流量、流向、流期预测,加强与客运企业、出租车企业、公交企业的协调联动,精准做好运力储备保障工作。春运期间,全省投入各类客运车辆约40万辆,其中包括班线客运车辆、农村客运车辆、出租车和公交车等,以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

近期,不少地区迎来低温降雪天气。甘肃省交通运输厅针对春运返程高峰保通保畅工作进行了调度,指出全省迎来大范围雨雪寒潮天气。为确保道路畅通和安全,该厅协同气象、公安交管等部门,及时发布气象预警、实时路况等信息,引导公众合理安排出行。同时,对重点区域、线路和时段实施全天候动态监测和隐患排查,切实做好疏导和接驳工作。

在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也提前部署了应对春运返程高峰、大交通叠加和极端天气变化的措施。通过加强分析预判、充实运能运力、强化除雪除冰和安全生产等工作,确保交通运输安全顺畅。全区启动了57个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部署了216处防雪保通点,并配备了充足的保通人员和应急装备。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