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火爆全网,保险从业者热议AI赋能新机遇
AI导读:
中国AI工具DeepSeek在保险领域掀起热潮,保险从业者对其强大的推理能力赞誉有加,认为其带来了显著机遇和挑战。DeepSeek能为保险从业者提供智能化支持,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智能技术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服务的作用。
近期,中国AI工具DeepSeek(深度求索)在保险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从基础的压岁钱保险配置建议到复杂的健康险核保评估,其强大的推理能力赢得了保险代理人及资深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25年2月4日,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众多保险从业者对DeepSeek的评价颇高,认为其“思考能力更接近人类”,“回答水平远超保险新手”,“甚至让专业人士感受到了职业危机”。
DeepSeek的火爆不仅震撼了硅谷和华尔街的巨头,也促使保险从业者开始深入思考:DeepSeek的精准回答是否会对传统保险业务构成挑战?如何借助这一工具,使自己在销售工作中更具深度和不可替代性?
深度体验DeepSeek
多位保险从业者分享了他们对DeepSeek的实测体验,普遍给予了高度评价。有保险经纪人表示,DeepSeek在回答新生儿应配置何种保险的问题时,不仅考虑到了需求和经济状况,还细致到了投保时间,并推荐了相应的互联网产品组合及配置顺序,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性。此外,相较于之前使用过的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的使用体验更为流畅,甚至赶超了ChatGPT。
另一位保险从业人员则测试了DeepSeek对健康险核保的解答能力,虽然认为人工智能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核保工作中与客户持续沟通和资料收集等关键环节,但仍对DeepSeek的经验和专业性表示认可。
DeepSeek的“特殊优势”
DeepSeek官方指出,作为AI助手,它能为保险从业者提供智能化需求分析、场景化沟通训练等十个方面的支持,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例如,某保险经纪人使用AI工具后,方案制作时间大幅缩短,客户异议处理准备效率提升70%,当月业绩环比增长35%。
DeepSeek还强调了自己的快速响应能力(3秒内响应复杂产品查询)、多语言支持(41种语言跨境业务处理)以及个性化需求记忆能力(超过200个客户个性化需求特征)。同时,也提示了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涉及医疗核保等专业问题需结合核保手册,理财险收益演示需以公司官方材料为准等。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认为,DeepSeek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保险代理人带来了显著的机遇,包括提升效率、精准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帮助预测风险。
然而,尽管多个平台已宣布上线DeepSeek大模型,但目前尚未有保险公司明确表示与DeepSeek展开合作或将相关技术运用到自家业务系统中。DeepSeek表示,保险公司可通过多种模式将DeepSeek深度融入承保、理赔、服务等核心环节,构建智能闭环系统,预计可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对于保险公司未来深度应用DeepSeek的趋势,刘春生预测,DeepSeek可能发展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个性化服务,并与其他金融科技平台整合,形成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认为,DeepSeek的出现将加速保险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精英化的转型过程。未来,保险代理人的传统销售职能将向“风险管理顾问”转型,更聚焦高价值服务(如家庭财富规划),而基础服务则由AI承担。
拥抱变革还是抗拒?
DeepSeek的火爆背后,反映出保险从业人员对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持续关注。李超表示,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拥抱AI工具而非抗拒变革,将成为职业发展的关键分水岭。DeepSeek将推动保险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未来成功者将是那些能快速整合AI能力、重构业务流程,并在效率与人性化服务间找到平衡的组织和个人。
尽管有人担忧AI会取代保险代理人,但李超认为,DeepSeek对保险代理人既有压力和挑战,也有动力和机遇。它加快了消费者对保险的客观理性认识,缩短了保险消费者和保险代理人之间的信息鸿沟,增强了消费者的专业度。如果保险代理人不能跟进提高专业能力,可能会失去客户。但善于运用AI的保险代理人则能大大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从长远看可能大幅提升业绩水平。
然而,业内人士也指出,智能技术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服务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弱势群体等特殊人群,线上服务还存在一定难题。李超强调,“人类和AI最大的差别在于温度。”只有读懂客户的快乐、担忧与悲伤,用关怀传递温度,才能真正触动客户的内心。
对于保险代理人如何更好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身发展,刘春生建议,代理人应积极学习新技术,提升数字化能力,学会与智能工具协作,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应对挑战并借势而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胡永新)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