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回暖,大宗交易与首店经济双轮驱动
AI导读:
2024年上海商业地产市场逐步回暖,大宗交易市场活跃,成交数量破百宗。同时,首店经济热度攀升,新增首店总数达1269家。新兴业态如二次元品牌蓬勃发展,推动市场变革。
2024年,上海商业地产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成为众多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热土。作为备受瞩目的商业地产投资目的地,上海大宗交易市场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据多家权威咨询机构统计,该年度上海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成交数量突破百宗大关,刷新近年来成交纪录,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世邦魏理仕的调研数据进一步证实,超过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投资上海。
随着线下消费活力的全面复苏,零售物业市场亦迎来多元化新业态的蓬勃兴起。2024年,上海市首店新增总数高达1269家,其中不乏二次元等新兴业态。业内机构分析指出,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上海零售物业市场奠定了坚实稳固的经济基础,并为其未来发展描绘了乐观前景。
上海大宗交易市场活跃,买家类型多元化
2024年,上海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继续保持高度活跃,成为各路资金竞相布局的投资高地。据世邦魏理仕统计,该年度上海物业投资市场共完成119笔交易,创下历史新高。尽管受到单笔交易规模的影响,十亿元以下规模的交易占比高达82.6%,导致整体交易总额约为625.4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但市场活跃度不减。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负责人谢晨认为,成交宗数创新高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资产价格估值回调以及买家类别转换等。当前,非地产类企业买家涌入市场,成交额占比约半数,而传统机构类资金则相对谨慎。仲量联行华东区投资及资本市场负责人孙翎也观察到,自用型买家在2024年市场上表现尤为活跃,国资、民营及部分私人老板均对上海办公楼展现出浓厚兴趣。
在2024年上海投资市场中,办公资产成交金额占比达到40%,成交宗数占比为45%,稳居市场首位。随着资产价格逐渐向市场合理水平回归,2024年办公资产类别中有三分之一的交易出于投资目的。仲量联行的数据显示,投资型交易在2024年明显回升,外资占投资交易比重从2023年的6%上升至2024年的12%,市场更加偏向于投资主导,显示出投资者对上海大宗资产增值潜力的坚定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大宗交易市场呈现出“以价换量”的典型特征。买卖双方均表现出强烈的交易意愿,部分买家认为价格已经处于低位,而卖家在经过几年考虑后也愿意在该价位出货,共同促成了市场的活跃态势。此外,2024年底的成交案例中出现了许多位于上海内环内的老楼,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资产价格趋于理性,其作为核心资产仍受到投资人青睐。
展望2025年,上海物业投资市场有望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得益于上海在中国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上海物业将持续获得自用投资者的青睐。同时,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以及房企“瘦身计划”的推进,市场将提供更多值得选择的投资机会,有望推动上海物业投资市场流动性稳定提升。
零售物业市场修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在政策支持推动下,2024年上海零售物业市场逐步修复。各类消费市场扩容提质的政策持续出台,从购物节到消费券的发放再到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上海多措并举切实拉动消费领域需求。整体来看,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据仲量联行调研数据显示,在其长期跟踪的36家购物中心中,2024年新开门店业态中餐饮品类占比稳定在35%左右;包括运动服饰在内的时尚类业态占比约30%,同比增加了2.4个百分点。同时,新兴业态如二次元品牌等持续产生新的租赁需求,对线下百货零售形成强力带动作用。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拥有全国百强二次元商场15家、知名二次元品牌门店80家,两项均位居全国首位。
二次元品牌具有较高的聚集性,在上海部分商圈已经形成了浓厚的二次元文化氛围。仲量联行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1月,该机构收录的66家品牌在上海已布局127家门店,尤以南京东路商圈最为集聚。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也在推动沪上传统商场不断变革,通过导入二次元经济等举措焕发活力。
“首店经济”作为上海商业地产的一大重要特点,持续引领市场潮流。上海凭借首屈一指的影响力吸引着全球各大品牌的目光,成为进军中国市场的前沿阵地。公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超过4500个国际国内品牌在上海举办首发活动、引进首店5840家,平均每日引进2.8家,数量和质量稳居全国首位。2024年,上海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独具特色的首发经济,“首店经济”热度不断攀升。
据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市首店新增总数达到1269家,其中下半年落地上海的首店数量实现了31.5%的显著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首店品牌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城市街区、历史建筑上,街铺成为其落址之处。世邦魏理仕中国区顾问及交易服务部商业负责人透露,2024年有约9成的品牌希望在街铺里寻找合适的旗舰店、首店。
尽管整体经济环境和市场策略仍在波动,品牌对开设新店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但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依然稳固。上海围绕“首发经济”和“精品消费”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吸引全球消费者到访上海,进一步增强上海对国际品牌的吸引力。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