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行新趋势:多元化选择与反向出游热潮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春节出行新趋势,包括出行时间、目的地及度假方式的多元化选择,以及反向出游热潮。同时,分析了高星酒店预订火爆及小城年味浓厚吸引旅客的原因。
海报新闻记者李金珊报道
大数据揭示,尽管春运依然承载着数十亿人的大规模迁徙,但超长假期促使人们在出行时间、目的地及度假方式上展现出更加多元化的选择。随着“00后”步入职场并逐渐掌握出行决策权,春节出行和旅游市场迎来了诸多新趋势:他们倾向于避开返乡高峰,选择错峰团圆出游,既节省开支又享受轻松;拒绝家中无效的社交活动,转而预订县城的豪华酒店,以独特方式庆祝新年;拒绝网红城市的拥挤打卡,反向出游探索充满年味的小城;拒绝墨守成规,中国青年勇闯北极观赏极光,外国友人则在中国展开一场深度旅游,全球范围内实现“互换旅游”。
春节出游人数节中激增一倍,购票周期缩短至3天内
面对机票价格的波动,在北京工作的小林采取了灵活的购票策略:根据机票价格决定出行时间和方向。去哪儿大数据显示,由于单位提前放假及“请2休11”的休假模式,今年春节节前出行高峰提前至1月25日。机票价格自1月26日起回落,至除夕达到低谷,吸引众多旅客抓住低价“踩点”回家。从大年初一开始,出行人数迅速回升,初二至初五的出行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春节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出行低谷。
机票价格方面,今年春节与去年基本持平。但随着出行方向的多元化,前往三亚、西双版纳等传统热门目的地的机票价格较往年有所降低。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预订量Top10城市依次为:成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昆明、西安、海口、杭州。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选择乘飞机出游的人数同比激增一倍。旅客出行更加分散且灵活,七成以上节中出行的机票提前购买周期缩短至3天内。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蔡木子分析指出,春节法定假期的延长有助于“削峰填谷”,有效平衡客流峰值,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未来,错峰出游返乡、预订周期缩短及目的地分散或将成为春节出行的常态。
“返乡不住家”成潮流,县城豪华酒店预订火爆
高星酒店预订占比首次超越连锁及低星酒店
为避免家庭矛盾,今年回老家过年的小朱选择在县城酒店住宿三天。这种“返乡不住家”的新风尚,带动了县城豪华酒店的预订热潮。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四成,其中25-35岁旅客占比超过四成。
不仅如此,春节期间高星酒店整体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近四成,占比反超连锁及低星酒店。广东、浙江、四川的居民成为最爱预订酒店的“爱玩客”。蔡木子分析认为,一方面春节期间人们普遍追求更高品质的住宿体验,另一方面今年春节高星酒店价格较往年便宜约10%,更高的“质价比”推动了消费升级。
小城年味浓厚,吸引反向出游热潮
大城市打工的年轻人利用春节假期选择“反向出游”,前往充满年味和烟火气的小城。春节期间,酒店预订量增长最快的小城均蕴含浓厚的年味。如黄山新增众多非遗表演,人气爆棚,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逾一倍;广东潮汕地区年味浓厚且拥有众多特色民俗,汕头、潮州酒店预订量均同比增长八成;福建福州、泉州等地因气候宜人、美食丰富且拥有“游神”等传统活动,酒店预订量增长六成。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四个城市分会场成为“央视版旅游攻略”,武汉、无锡、拉萨、重庆在去哪儿平台的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逾两倍。春节期间“吸金”能力飙升最快的县城包括:新疆巩留县、重庆奉节县、安徽歙县、四川松潘县等,这些县城凭借独有的旅游资源、新开交通线路及新建酒店,吸引了大量年轻旅客。
(文章来源:海报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