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中国消费市场呈现出六大亮点,包括客流激增、电影市场火爆、非遗文化引领消费新风尚、电子年货受热捧、餐饮消费持续升温以及线下商圈人气爆棚,这些亮点共同揭示了中国市场的强劲消费潜力和蓬勃活力。

  随着2025年春节假期的圆满落幕,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揭示了春节期间消费市场的六大显著亮点,彰显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与强劲消费潜力。

01 客流激增,消费活力再创新高

  2025年春节,春运数据刷新历史记录,客流量的显著增长生动诠释了“流动的中国”背后蕴藏的巨大消费动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于1月8日透露,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90亿人次,有望创历史新高;铁路、民航客运量则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再创佳绩。

自驾出行继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占比高达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有望打破历史记录。飞猪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国内租车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近40%,人均租车消费水平亦有所提升。

02 电影市场火爆,票房屡破新高

  电影市场同样传来捷报,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票房高达18.05亿元,观影人次达3515.12万,较去年同期实现显著增长,刷新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双项纪录。截至2月4日13时28分,春节档新片总票房已突破9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超过1.7亿,再次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及观影人次记录。《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三部影片领跑票房榜。

03 “非遗”文化引领消费新风尚

  春节期间,非遗商品成为年货市场的新宠。京东《春节消费观察》显示,“非遗”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超80%,“国潮”关联搜索量更是激增225%。福字、窗花、灯彩、年画等传统商品销售火爆,非遗项目和历史名城也备受青睐。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近四成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

04 “电子年货”受热捧,线上线下齐发力

  “两新”政策的推出,让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成为年货市场的新亮点。商务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京东平台“以旧换新”活动热度空前,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领跑。北京市商务局数据显示,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春节假期前四日电商业态销售额同比增长18.7%。银河证券预测,2025年消费品补贴规模或达5000亿元,拉动社零增速不低于1.7个百分点。

05 餐饮消费持续升温,游客贡献显著

  餐饮市场同样迎来消费热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春节假期前四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5.4%,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1%。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前五天,异地消费者贡献的餐饮团购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超48%,成都、重庆等城市领跑全国。

06 线下商圈人气爆棚,消费地标崭露头角

  线下商圈同样焕发勃勃生机。联通数智智慧足迹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大年初二,全国900多个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1%。西安大唐不夜城、哈尔滨中央大街等热门商圈客流量高涨,成为春节期间的消费热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以上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