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坚韧前行,五个“必须统筹”的重大论断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深刻理解和实践五个“必须统筹”,中国经济航船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力量——深刻理解和实践五个“必须统筹”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全党全国正携手共进。党中央作为领航者,精准布局,引领各方力量协同作战,共同绘制经济发展新蓝图。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科学的经济发展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施策,彰显出思想的伟力。我国经济在风雨中历练,愈发坚韧。2024年,作为新时代我国发展历程的缩影,见证了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非凡成就。

过去一年,外部压力加剧,内部挑战增多,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沉着应对,综合施策,圆满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五个必须统筹”的重大论断,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五个“必须统筹”包括: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统筹。这些论断不仅是对已有实践的总结提炼,更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指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坚持用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经济工作,将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全面贯彻落实到经济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

五个“必须统筹”不仅是应对挑战、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着力点”,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以湖南长沙经开区为例,面对新项目用地难、老厂房闲置等问题,该区启动工业企业亩均效益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实现了从“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到“提着篮子选好菜”的转变,培育出一批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和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实践表明,将五个“必须统筹”系统理解、综合运用,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于变局中开新局。宏观战略、中观战术、微观实践相贯通,科学原理和工作方法相统一,五个“必须统筹”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九个方面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理解和更好运用五个“必须统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关键在于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在于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同时,我们还要增强信心、提高效能、善于协同,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中国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经财经视角重新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