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运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AI导读:
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突破650万辆,充电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充电桩增量显著,超充技术引领潮流,创新设备助力缓解充电压力。同时,“云眼”系统上线,智能运维显神威,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
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高速公路上的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已突破650万辆大关,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60%。随着新能源车辆在高速路上的普及,车主们对于能否及时找到充电桩、快速充电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正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充电桩增量显著,超充技术引领潮流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了交通枢纽大省湖南,以长沙西服务区为例,这里作为多条重要公路的交汇点,车流量巨大。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尽管新能源车络绎不绝,但充电桩前的排队现象已大为缓解。不少车主表示,今年春运期间,大部分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明显增加,排队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值得一提的是,超充技术的引入更是为新能源车主带来了福音。部分车型在超充桩的支持下,充电时间从原先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极大地提升了充电效率。车主刘女士感慨道:“现在电池包容量大了,充电功率也高了,超充真的能很好地缓解我们的焦虑。”
创新设备助力,充电机器人成新宠
面对大车流,充电机器人、应急充电车等创新设备应运而生,成为所有车型车主的“心头好”。这些行走的“充电桩”不仅提高了充电效率,也进一步缓解了服务区的充电压力。
湖南高速新能源运维主管刘子豪表示,尽管今年进入服务区的车辆数量翻倍,但由于新设备的投入和运维团队的高效管理,服务区并未出现明显的拥堵和排队现象。
“云眼”系统上线,智能运维显神威
在春运背后,一个强大的数据系统和智能运维网络正在默默支撑。湖南能源大数据中心通过实时监测超过1000家运营商的8594座充电站,确保了全省充电站的稳定运行。值班人员吴苗介绍,随着平台升级和“云眼”系统的引入,今年春运期间的值班人数大幅减少,但工作效率却显著提升。
“云眼”系统不仅能够远程了解充电桩的实时状况,还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预测拥堵站点,提前调度现场设备和人员。国网湖南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充电运营中心主任鄢笠透露,系统每天产生约506万条数据,为高速服务区繁忙站点的扩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郴州欧阳海服务站点为例,该站点在不久前完成了扩建工程,包括换电站和充电枪数量的增加。一线工作人员谭倩通过手机里的“云眼”系统,第一时间对新建区域里的充电空位进行引流,大大提高了车辆引导效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突破,高速路上的新能源车数量持续增加。但得益于不断增强的充电保障能力,这些新能源汽车正越走越顺畅。2024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5万台,覆盖率达98%。而2024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达到422.2万台,平均每天约有1.15万台充电设施建成投运。
春运大潮中,这些忙碌的充电站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每一次团圆的旅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刘颖、丁雅妮、吴昊、孙渊、黄玮报道)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