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及港股市场展望:春季行情可期,行业机遇凸显
AI导读:
本文综合前期发布的系列报告,对2025年A股及港股市场的春季行情和行业机遇进行展望,认为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和基本面改善将驱动春季行情展开,同时科技板块和中高端制造领域值得关注。
距离24年标志性的924行情已逾四月,期间A股市场经历了从放量上涨到缩量休整的转变,步入25年后市场波动有所加剧。近期,随着一系列政策的相继落地,市场对春季行情的期待逐渐升温。值此新春佳节之时,我们综合前期发布的系列报告,对本轮A股行情的逻辑、节奏进行重述,并分享我们对2025年市场的展望。
我们明确指出,去年924是熊牛转换的关键时点。24年国庆假期期间,随着重要会议的召开和政策基调的转变,我们在《参考99年519——这轮股市行情及经济走出困境的思考-20241006》中已提出本轮A股行情与99年519行情类似,均为熊牛转换的反转行情,924即为这一反转的时点,尽管短期内行情可能有所波折,但需密切关注成交量和换手率数据。10月中旬后,我们在《震荡期中如何选结构-20241012》、《关注基本面更优的行业-20241019》等多篇报告中指出,随着成交量的减少,市场步入震荡阶段,结构性机会更为凸显。进入2025年,A股市场出现调整,导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但我们在《春季行情还会有吗?-20250111》中指出,开年的下跌并未改变春季行情的历史规律,2025年的春季行情正在酝酿中,我们应保持乐观态度。
那么,节后短期内A股行情将如何演绎?我们认为,2025年A股的春季行情依然值得期待。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的春季行情年年都有,主要驱动力包括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和基本面改善。当前市场环境显示:政策方面,《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出台是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定调的又一重要举措;流动性方面,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空间;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有望实现稳定增长。因此,综合政策、流动性及基本面因素,2025年的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对2025年全年我国权益市场进行综合研判:
A股市场:去年924行情可视为反转行情,由政策基调转变、牛熊周期规律及情绪触底共同推动。自2024年10月8日以来的调整是牛市第一波上涨后的正常回吐,从历史对比来看,调整的时间和空间均已较为充分。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展望2025年,居民及长线机构资金的配置将推动资金面改善,增量政策的落地将推动宏微观基本面的改善,A股有望延续上行趋势。
企业盈利:参考历史数据,我国财政政策的力度对企业盈利具有拉动作用。当前A股正处于产能和库存周期的底部,如果财政政策能够持续加码,有效提振内需、改善供需格局,进而推动通胀改善,那么预计A股企业的盈利增长将显著提升。
股市资金:我国宏观流动性与A股存在阶段性背离,而股市微观资金的变化与股市行情走势的相关性更高。展望2025年,政策发力有望推动基本面预期升温,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中长期资金如中央汇金、险资等是推动ETF扩张的主要力量,2025年机构化或仍是ETF扩张的主要增量来源。
行业机遇: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科技板块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产业周期仍处于向上通道,基本面趋势更好、确定性更强。细分领域中,我们可重点布局AI技术应用端的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以及受到财政重点支持的数字基建、信创、半导体等。同时,中高端制造方面,我国拥有产业集群、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积累等供给优势,需求端内外需均有支撑,2025年景气有望延续。此外,消费医药行业下跌时间长、估值低,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消费板块投资机会的悲观预期。未来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倾斜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放在首位,政策发力背景下预期差较大。
对外贸易: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可能再次扰动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借鉴2018-2019年的经验,关税威胁出现后存在抢出口现象,对美依赖度高的领域抢出口现象更为明显。同时,贸易摩擦后中国部分行业/商品通过绕道东南亚国家或与之上下游分工来避开制裁。近两年我国对东南亚出口高增长并非单纯是转口,更多源于其内需强劲,未来我国中高端制造有望继续受益。
港股市场:展望2025年,港股流动性宽松有望延续。宏观层面,美联储降息趋势不改;微观层面,港股通带来增量资金,外资也有望阶段性回流。港股基本面复苏的大方向较为确定,复苏进程关键取决于增量政策的落地速度。同时,特朗普对华政策也可能对基本面产生扰动。港股情绪面或受特朗普出台政策节奏的影响,但中国香港的制度改革有助于在长期维度提振投资者信心。综合而言,影响港股的五大因素中积极因素偏多,再结合当前港股估值、情绪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我们认为2025年港股有望上行。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海通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